第一百四十一章/寒假颇有收获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动车司机第一百四十一章/寒假颇有收获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韩通迎来西宁SJ学校1991年的寒假。\n\n宿舍里显得有些凌乱,大家归心似箭,都想快些回家。\n\n同学们的火车票是学生会负责牵头预定。\n\n韩通与同学们道别后,于1月18日22点,登上了K118次列车。\n\n时间仿佛有魔法,有时候会悄无声息地从指缝间溜走,有时候又显得过于漫长。\n\n对于韩通而言,火车上的时间慢如似蜗牛,咣当咣当的车轮声令大多数人昏昏欲睡,唯独韩通精神抖擞。\n\n太想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舅舅他们了。\n\n没来XN司机学校前,韩通体会不到思念的磨人,一个学期没见亲人,的确归心似箭。\n\n天快亮了,K118次列车停靠兰州站。\n\n如果是冀东,这个点太阳出来了,韩通已经适应了时差。\n\n车上旅客严重超员,韩通不敢下车,他想下车透透气,又担心再也挤不到车上。春运期间时常发生旅客漏乘的事儿。\n\n下午到达天水,韩通勉强吃了些东西,之后沉沉地睡去。\n\n翌日下午,火车路过秦岭。\n\n韩通在曾经的地理课上、对秦岭情有独钟。\n\n他闭上眼睛回忆:“秦岭位于淮河线,是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分界线。\n\n秦岭山脉对气流运行有明显阻滞作用。\n\n夏季使湿润的海洋气流不易深入西北,导致西北方气候干燥。\n\n冬季阻挡寒潮南侵,确保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不受冷空气侵袭。因此,秦岭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n\n韩通仔细观察,发现K118次从宝鸡站出发后,沿着宝成铁路迂回盘旋了4次,爬高大概1000多米,又走了三处马蹄型隧道和一处“∞”型隧道,穿越了大概30多公里的上坡道,才翻过了秦岭。\n\n耳听为虚,眼见为实。\n\n今天,韩通亲眼证实了爸爸曾经的话:“……秦岭山区的冬天雨雪频繁,钢轨表面容易结冰,当牵引力大于摩擦力,车轮容易打滑,出现空转,机车就得打开自动洒沙阀,给钢轨表面上散沙,增加车轮摩擦力,就像给机车穿上了“防滑鞋”,防止和杜绝列车坡停,确保列车运行安全。”\n\n韩通暗自嘀咕:“人们常说火车头是铁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的确不是危言耸听。”\n\n有意思的是,韩通过于关注火车运行情况,却忽略了欣赏秦岭的美丽分光。\n\n他并不遗憾,在这条铁路上,韩通将要奔波三年,有的是时间。\n\nK118次一下秦岭,仿佛一下子龙归大海,运行格外平稳,旅客的舒适度瞬间提高。\n\n“看来火车司机的确需要娴熟的技术,才能达到平稳操作。看来,爸爸总结‘韩大路平稳操作法’非常不容易啊!”\n\n行万里路读万卷书。\n\n寒假的旅途,有心的韩通琢磨出了一些有用的道理。\n\n冀东到了,韩通携带好简单的行李,随着熙熙攘攘的旅客下车、出站。\n\n站在冀东火车站广场上,韩通心潮澎湃,故乡和他乡似乎真有区别。\n\n置身于西宁,韩通明显觉的自己是个外乡人。\n\n回到冀东,内心主人翁的感觉油然而生。\n\n他拦停一辆出租,直奔铁路迎宾小区。\n\n上到三楼,韩通心跳加速,举起手轻轻敲门:“咚咚咚、咚咚咚,姥姥我回来了!”\n\n张瑞英以为自己在做梦,仔细一听,确实是孙子的声音。\n\n她三步并做两步,冲到门口,迅速打开门。\n\n韩通笑眯眯地说:“姥姥,您不认识孙儿了,孙儿回来了!”\n\n“我的好孙儿,快进来,想死姥姥了!\n\n你这孩子也不发个电报,搞突然袭击,不像话!”\n\n韩通换上拖鞋,直起腰,伸出手,扶助姥姥。\n\n姥姥迫不及待地把韩通拉进怀里,仰起头仔细端详日思夜念的孙子,高兴的合不拢嘴。\n\n“我的孙儿又长高了,更加结实了。学校伙食好吗?没饿着吧?”\n\n“姥姥,学校伙食能行,我不是挑肥拣瘦的人。同学们能吃,我也能吃嘛。”\n\n“好好,我孙儿懂事儿,知道艰苦朴素,是爸爸妈妈的好儿子!”\n\n“想吃什么?姥姥给你做!”\n\n“姥姥,我不饿。爸爸妈妈啥时候回来?我太想他们了,我也想姥爷、想舅舅!”\n\n“你爸爸晚上回来,妈妈明天下午回来。\n\n你姥爷和舅舅啥时候回来?我可说不准。”\n\n“姥姥您快坐下,我给您讲学校里的故事。”\n\n张瑞英把韩通拉到自的身旁,听孙子讲学校的奇闻异事。\n\n韩通给姥姥讲藏族同学的生活习俗,讲西宁的风土人情,讲军训中自己经历风吹雨打……最终,得到教官和老师表扬。\n\n晚饭,姥姥刻意给孙子做了他最爱吃的红烧排骨、白菜炖粉条、土豆烧牛肉,鸡肉焖卷子。\n\n张瑞英看着孙子狼吞虎咽,高兴的不合不拢嘴。\n\n祖孙两正在吃饭,韩大路回来了。\n\n打开门,看见儿子,激动的大叫:“儿子,你回来,来来,让爸爸仔细瞧瞧!”\n\n韩通赶紧放下碗筷,走到爸爸身边,拉住爸爸的手。\n\n“嗯嗯,不错,虽然黑了一些,但变结实了。经历风吹雨打就是不一样。”\n\n父子二人说话的当儿,张瑞英给姑爷盛好了米饭。\n\n“大路,先吃饭,晚上你们父子两好好唠嗑儿!”\n\n韩大路紧挨儿子入座,眼睛没离开过韩通。\n\n韩通不停地给爸爸夹菜,说:“爸爸,我在回家的路上长见识了。”\n\n“嗯嗯,说来听听。”\n\n“火车在秦岭运行……”\n\n“嗯嗯,儿子不错,是个有心人哩,将来一定比爸爸强!”\n\n“爸爸,青出于蓝胜于蓝。那我一定向您多学习,也争取当全国劳模,在单位响当当的做人!”\n\n“这个不难做到,只要你肯努力。”\n\n这顿饭,韩大路吃的格外人香。\n\n“儿子,你姥姥最疼爱你了,知道你快回来了,就在我们家等你。\n\n你姥姥姥爷也有新楼房了,在迎宾三小区。”\n\n“啊,太好了,我要每天和姥姥在一起,可以吗?”\n\n“当然可以啊!”\n\n这一夜,韩大路父子彻夜长谈……\n\n韩大路得知儿子编排的节目获得一等奖,与精彩绝伦的韩家拳息息相关,他对儿子更加刮目相看了。\n\n“爸爸,您人到中年了,您能告诉我人应该怎么活着?”\n\n“儿子,你的问题爸爸一时半会儿无法回答。不过爸爸最基本的想法是把养我的人养老,把我养的人养大,至于自己就交给时间吧!”\n\n韩通耳闻爸爸朴实无华,却富有哲理的话,一时不知道如何接话茬儿。\n\n他暗自思量:“哎,看来人生容不得丝毫懈怠。难道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了家人?为了能让家人过得更舒心吗?”\n\n韩通想听儿子说,却发现他目光迷离,若有所思,又道:“儿子,有些人一辈子也许为别人而活,简直就是浪费生命。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个体可以单纯的为自己而活,又都是为了别人而活,而且那些人都是心尖尖的人,是割舍不掉的温柔。”\n\n韩大路的这段话,令韩通内心震颤,似乎悟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n\n他感慨万分地道:“爸爸,我懂了,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自我价值,更多的是需要发挥一切潜能回馈给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和自己所爱的人因为拥有自己赋予的爱感受到不一样的人生!”\n\n韩大路闻听儿子极具开悟性的话语,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个20岁的热血青年,赞叹道:“儿子,你真了不起,爸爸在你这个年龄段绝对领悟不出,也说不出你刚才对人生的认识。后生可畏啊,爸爸为你高兴!”\n\n“谢谢爸爸夸奖,我是个大人了,在您和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喜欢上了阅读,世界名著告诉我一个道理?”\n\n“什么道理,能告诉爸爸吗?”\n\n“爸爸,名著告诉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哪怕前路艰险坎坷,只要心中怀有期待,就不怕艰难险阻,敢于迎头赶上,努力的付出定会回报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卷。您能成为全国劳模就是如此嘛!”\n\n韩大路忽地一声站起来,搂住儿子肩膀,激动地说:“儿子,你是个小哲学家了。千千万万的火车司机默默无闻发挥着一种潜能为南来北往旅客的出行平安尽职尽责,为国家和老百姓需求的物资多拉快跑。”\n\n“爸爸,您过奖了,儿子内心的所思所想,都与您和妈妈、姥姥姥爷、三个舅舅,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分不开。”\n\n韩大路再次被儿子的话震撼了,他情不自禁地又搂了搂儿子的肩膀,道:“我的通儿长大了、长大了。爸爸高兴啊!”\n\n韩通不好意思地一笑,道:“爸爸,您和妈妈越到春节越忙……很少得空去看望爷爷奶奶、大伯和姑姑。这个春节,我想回上杰村,陪他们过年。”\n\n“好好,你提前回,腊月三十前要祭祖,你也参加。暑假,你去大连看望田奶奶和大壮舅舅。你回上杰前我们抽时去八道台祭奠你田爷爷和刘爷爷,去烈士陵更不能少。”\n\n韩通手舞足蹈,道:“爸爸,您的计划怎么和我想的一样?”\n\n“嘿嘿,知子莫若父嘛。儿子,该睡觉了。”\n\n翌日下午,李娜回到家,见到儿子,高兴的流下了热泪,差不多半年没见儿子,思念之苦令她心疼不已。\n\n她吃饭都拉着儿子的手,生怕儿子飞走……\n\n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35章/寒假颇有收获)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n\n喜欢《动车司机》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动车司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动车司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动车司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动车司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