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读书人不读书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武夫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读书人不读书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谢中行,在谢氏那一代里排行第三,故而旁人都会称呼他一句三老太爷,在家主早不管事的那几年,三老太爷暂代家主之位,管了几年事,之后随着三老太爷身体有些差了之后,管事的人便变成了谢三爷。 说来也很巧,三老太爷排行第三,他的儿子也排第三。 谢三爷的尸体就在这儿,又要让做父亲的来看,未免有些太残忍了些吧? 许多年轻人站在院外,听着这话,都有些生气,他们读过很多书,很明白有些道理,知道什么叫得饶人处且饶人。 更何况谢三爷到底是不是做过恶事,现在都没有定论。 因此很快便有年轻人想要开口。 可就在这个时候,小院外响起了一道声音,「三老太爷死了!」 这道声音突兀响起,一下子便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人群里有人指着陈朝说道:「三老太爷肯定是听了噩耗,所以就活生生被气死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他居然这么行事,这样的人甚至还是朝廷的重臣,真是老天不开眼!」 「三老太爷这几年本就被病痛折磨得不行,如今竟然是这么个死法,真是可怜……」 人群里响起些声音,但几乎都是指责陈朝的声音。 陈朝没说话,只是坐在檐下,看着那场越来越大的雨。 其实这些人的声音,被雨水声遮挡大半,本就没怎么传到陈朝耳朵里,不过即便传进来了,他也不是很在意。 他只是觉得有些不满,叫谢中行的那个王八蛋该死,但不是该这会儿死,至少要他看过谢三爷的尸体之后,才能死。 心情有些不好的陈朝去看雨里淋着的谢三爷尸体,其实有好些年轻人早就想冲上来为那位谢三爷收尸了,但最后还是被各自的长辈拉住了。 年轻人们或许不会去想什么谢氏的颜面,但总会觉得人死为大,一切都可以之后再说。 但那些个年纪不小的谢氏长辈们倒是很清楚,谢三爷的尸体此刻就只能在雨水里淋着,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如今那位年轻镇守使的需求,一定要满足,要不然事情只会越来越糟。 更何况许多人早就已经默定,谢三爷肯定杀十六爷的真凶,若无十足的把握,那位年轻镇守使,不会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杀人,毕竟这同杀人比起来,后果也太大了些。 至于之前谢三爷所说什么是要给谢南渡让路,这其实没有任何道理,因为如今的谢南渡早就不需要什么人让路,她要做家主,就能做家主,只是她愿不愿意而已。 在大雨里,一把油纸伞顶着大雨来到了这里,是谢庆,这个年轻人本来在谢氏没有太高的地位,只是今日的事情,机缘巧合,他反倒是变得极为重要。 他来到屋檐下,放下伞,但浑身上下还是湿了不少,雨太大的时候,不管打没打伞,都是挡不住的。 谢庆看了院子里的谢三爷一眼,当然那只是一具尸体,所以他很快就把自己的视线放到了陈朝身上。 「镇守使大人,家主已经出关了。」 谢庆小声道:「请镇守使大人去那边议事。」 他在来的时候,已经听说了三老太爷死了的事情,想着家主果然还是家主,做起事情来,还是那般雷厉风行。 陈朝没说话,他没有理会谢庆,也没有说什么,他就这么坐着。 谢庆躬身等了好一会儿,都没有等到陈朝的回话,于是轻轻又喊了一声,「镇守使大人?」 陈朝没理他,这会儿看着,甚至是眼睛都闭上了,好似有些困,要在这里打个盹。 谢庆苦笑一声,他如何想不明白陈朝这作派的缘由。 只是这谢三爷,只是个代家主,从某个程度上来说,还的确代表不了谢氏,但真要让家主过来,那就可真是没太将谢氏放在眼里吧? 想是这么想,谢庆还是没打算说些什么,之前家主出关,那凝重的脸色,其实就足以说明些什么。 谢氏看似如日中天,神都谢氏那边一家独大,北境又有谢南渡在,看起来怎么都倒不下去,但这要看惹到的是谁。 惹旁人当然无所谓,但如果说是要惹这个当世最难惹的人,大概所有人都会好好考虑考虑。 谢庆撑开伞,转身就走进雨幕里,只是没走几步,雨幕里就出现了一道人影,有个撑伞的男人走了过来。 「家主。」 谢庆看着那人,很快便开口。 来人便是白鹿谢氏这一代的家主谢中理。 此人年轻的时候,便是很好的读书种子,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动四方,之后踏入修行,在知天命的年纪成为谢氏家主,这些年来,谢氏便是他说了算。 当然,最近这十几年,谢中理常常闭关修行,谢氏的大小事情,都交给了旁人。 之前是三老太爷谢中行,后来是谢三爷谢庭。 此刻头发花白的谢中理出现在众人眼前,甚至有好些人,是这些年第一次见这位家主。 谢中理走到屋檐下,将伞递给谢庆,这才笑道:「见过镇守使大人。」 接过伞的谢庆在一旁站定,安静不语。 陈朝则是缓缓睁开眼睛,这才看了看眼前的谢氏家主,笑道:「本官还以为这趟来谢氏,是见不到谢家主的,想了想,在神都谢氏,见那位老祖宗的时候,其实也没这么难啊。」 谢中理微笑道:「这些年却是有些执着于修行了,镇守使大人也是修行中人,自然能够体谅。」 陈朝打量了谢中理一番,说道:「本官还以为谢家主这已经踏足扶云了。」 这句话明显只说了一半,但剩下的一半,说不说其实都不重要了。 谢庆眼皮子一颤,依着今日陈朝的作派,绝对不会那么轻易善罢甘休。 果不其然,下一刻,陈朝便已经单刀直入,开门见山,「谢中行死了。」 他这句话只是陈诉事情,没有任何别的情绪,但谢庆却感觉到了一股很大的压力。 谢中理轻声道:「谢中行该死。」 这句话像是在解释,但却很淡。 陈朝抬起眼看了一眼谢中理,笑道:「可本官没有让他现在死。」 「谢庭都已经死了,谢中行自然也该死才对。」 谢中理这句话好像没什么道理,但这里的三人都明白。 陈朝伸手敲了敲椅子把手,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然后下一刻,谢中理就没来由的吐出一口鲜血,整个人跌坐到了地面。 谢庆一惊,只是想要去扶起谢中理的他却看到了陈朝的眼神,那双眸子很好看,但也很寒冷。 到了此刻,他才后知后觉地想起,原来家主来到屋檐下之后,根本没有坐下,一直在站着和陈朝说话。 因为角度的问题,院外的谢氏子弟们没有看到这一幕,不然这会儿肯定会反应无比剧烈。 陈朝看着跌坐在地的谢中理,淡然道:「他们自然该死,但谢庭不该本官来了才死,而谢中行,也不该本官没见到他之前,他便死了。」 谢中理伸手抹过嘴角的鲜血,感慨道:「镇守使大人官威的确很大。」 「但镇守使大人似乎忘了一件事,不管谢庭做了些什么,这始终是谢氏的家事,就算是要讨什么公道,也该南渡那丫头来,镇守使大人似乎 还不是我谢氏的姑爷。」 谢中理很平静,从这个角度来说,谢南渡最后能不能嫁给陈朝,其实也要看他这个家主的意思。 毕竟婚姻大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谢南渡父母已经亡故,他谢中理就是话语权最大的那个长辈。 至于陈朝这一次来谢氏,表示出自己的坚定之后,谢中理便杀了谢中行,这就是他给陈朝的交代。 但他没想到,对方并不愿意就此息事宁人。 因为谢庆请不动他。 谢中理有些恼火,但最后还是来了。 陈朝看了一眼谢中理,平静道:「当初南渡在剑气山取了剑之后,便回了一次白鹿,当时她知道的事情还不多,所以只是有些生气,可想来那个时候你已经知道了些事情,但你什么都没做。」 那年谢南渡被神都谢氏选中要前往神都,白鹿谢氏这边自然配合的,不过当时那位三老太爷在办这件事的时候,其实用了些手段,目的就是想让谢南渡在这考验中,直接便死在路上。 当时的谋划大概是他们一定会死在天青县之前。 但最后还是出了些差错,那位宋夫子本是谢中行的人,已经答应要让谢南渡死在路上,但在一路上,却渐渐对谢南渡生出许多欣赏之意,到了最后竟然以自己的性命去换谢南渡的那一线生机。 当然,事情到这里,若是没有意外,谢南渡也还是会死在天青县外的。 可惜最后却遇到了陈朝。 而谢中行之所以要做这件事,就是因为谢南渡的父亲,那个有希望成为下一任家主的人已经被自己儿子所杀,所以他要彻底绝除后患。 这两父子,一人杀谢南渡的父亲,一人想要杀谢南渡,所以陈朝没打算让他们活。 谢中理笑了笑,「做什么?十六死了,看遍这一代,只有谢庭最出彩,继任家主只能是他,难不成我要杀了他?那之后谢氏谁来继承,难不成交给谢南渡吗?」 顿了顿,谢中理深吸一口气,「她始终是个女子。」 女子很麻烦,自古以来,女子就做很多事情都很难。 谢庆听到这个说法,先是一惊,而后便认真想了想,发现的确和家主说的是一样的,死了一个人,再杀另一个,对家族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陈朝看着眼前的谢中理,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圣贤书里就教给你这些?」 谢中理说道:「圣人的道理是拿来给人看的,拿来办事,百无一利。」 听着这话,谢庆很诧异地看了一眼家主,他想不到家主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毕竟白鹿谢氏,就是读书人的代表。 陈朝说道:「如果没有人追究,这件事就会永远这样。」 这件事还是之前谢南渡提过一嘴,之后陈朝放在心上,便一直找人在查,最近有了结果,但他却高兴不起来,自己查这件事千难万难,但身为家主的谢中理却很简单,他甚至早早就知道答案,但却不以为意。 他带着事已至此几个字在行事。 谢中理没有回答陈朝的问题,只是看着他,「但镇守使大人来追究了,并且已经杀了谢庭,那么谢中行也就要死。」 「只是我不明白,我已经做了这件事,为何镇守使大人还是不满?」 谢中理脸色有些苍白,刚刚自己的忽然跌倒,至少让他十年的修行毁于一旦。 「因为还不够。」 陈朝看了一眼谢中理,平静道:「一个时辰,本官只给你一个时辰,把参与这两件事的所有有关人员找出来,该如何惩处便如何惩处。」 谢中理皱起眉头,声音大了些,「你知道这样会引起多 大的动荡吗?你就算是不为谢氏想想,你难道不为你自己想想,你想要娶谢南渡,之后会多出多少阻力,有多少人会阻拦,你想过吗?!」 陈朝只是说道:「很简单的道理,你们这些读书人肯定都知道,但都不理会,那没办法了,就让本官这一介武夫来帮你们指一指,到底什么才是对的。」 陈朝平静道:「就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如果不让本官满意,那本官就亲自来了。」 谢中理看着陈朝,说不出话来。 沉默半晌之后,这位谢氏家主问道:「镇守使大人,倘若受此事的不是谢南渡,你会这般做?」 陈朝没急着说话,只是想起了当初的那个小姑娘,也姓谢,死于清水山。 他也想起了那年陛下横渡漠北之后南下,在悬岭郡碰到了一个妇人,因为十枚大梁通宝,一座新柳州的官场流血之多,都让人震惊。 「你似乎忘了本官是干什么的?」 陈朝掀了掀袍子,露出那块腰牌。 身为大梁镇守使,那么每一个人的公道,他都得管。 「说实话,南渡的事情,本官也就管了这么一回,别的时候,本官都在管百姓的事情。」 免费阅读.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武夫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武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武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武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