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学 见龙在田 第四十八章 黔省之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梦回二十一年前第二卷 大学 见龙在田 第四十八章 黔省之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从魔都飞往筑城的波音737客机上,头等舱,其实也就是商务舱,12个座位,坐了5位客人。李轩宁、乔馨坐在第一排、元光华坐到了第二排靠通道的位置。第一排的另一边坐着一位四十多岁,看似是成功人士的大叔,和一个二十多岁的貌美女子坐在一起。 乔馨问李大少:“你不整个专机么?那么节约干什么啊?” 李轩宁微笑着说:“有必要吗?一年也坐不了几回飞机,真有用到的时候不是可以包机嘛!” 乔馨:“那你赚那么多的钱干嘛,花又花不完。” 李轩宁:“问题是我现在还真的用不上专机啊,倒不是钱的问题。” 乔馨笑着说:“你用不上,方便一下馨姐我也好啊!” 李轩宁笑着说:“会有的,到时馨姐想用便用呗!说起这个,估计半年后真得开始订飞机了。” 乔馨有点惊讶地问:“你还真的打算买飞机啊?” 李轩宁点了点头说:“不是买一架,是一批。打算搞一个航空公司。” 乔馨想了想说:“目前还没有一家民营控股的航空公司,政策上比较难通过啊!” 李轩宁说:“事在人为嘛,试一试再说。不行就再等等。” 隔了条通道坐着的中年大叔对他身边的美女说:“现在的小年轻真是吹牛都不用打草稿的,张嘴就敢乱吹一气。” 那美女柔声说:“年少轻狂嘛,很正常的。到了老爸的年纪,才会稳重一些吧。” 李大少和乔馨闻言,也没说什么,相视一笑,各拿了本杂志看。 到了龙洞堡机场,出站口外,见到了来接机的黄宏宇、于凤琴、周家杰、钱聪。 坐在奔驰S600上,往筑城市中心去了。 李轩宁知道黔省有一道名菜,便问:“馨姐吃过老凯俚酸汤鱼没?” 乔馨:“没有,我还是第一次来黔省。” 于凤琴:“那馨姐得试一下酸汤鱼,省府路的老凯俚酸汤鱼是老店了,味道、风评都不错。” 乔馨说:“嗯,看李大少爷咯,他带着去吃啥就吃啥嘛!” 李轩宁微笑着说:“那就省府路,晚上吃酸汤鱼去。” 乔馨笑着说:“吃鱼好,都是蛋白质,脂肪少。可以多吃点也不怕。” 到达筑城才下午3点,在飞机上吃过,倒也不饿。干脆先去了黔灵公园游玩,地处西南的筑城,冬天植被还是绿色的。 这天天气也给力,筑城难得是晴天。黔灵公园里游客很多,徒步走在园里的环山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旷神怡。 抗日战争时期,张、杨两位将军曾经被老蒋软禁在公园里的麒麟洞内。园内古树参天,植被茂密,集黔省高原灵气于一身。 走在路上,四处可见灵猴在玩耍。或许是早已习惯了,灵猴们并不惧怕游人的人来人往。偶有游客拿了香蕉、苹果等水果喂食灵猴,它们取走水果便坐在路旁的栏杆上吃食。 在公园里游玩了2个多小时,出了黔灵公园,在公园前道路两旁的商店里,买了一盒兴义米糕。香糯爽口,润而略带韧性的口感,乔馨大赞好吃。 坐在奔驰S600上吃着米糕,来到了省府路老凯俚酸汤鱼。有点古香古色的装修风格,大门口外站着几个穿着红色苗族服饰,头上身上戴着银饰的姑娘迎接到来的食客。 入了店里找了两张桌子坐下,去称了几斤野生乌江鱼,点了青菜、豆腐皮、冬瓜、藕片,要了特色味碟,一碟折耳根。又上了2瓶黔省布依族黑糯米酒,度数比较低。 黄宏宇:“我都是第一次来这家老凯俚酸汤鱼,看着还不错啊!” 李轩宁:“你们的学校离市中心有点远,平时来市里逛街不?” 黄宏宇:“平均一个月也就来一两回吧,比较少的。有时候是去别的地方游玩了。” 于凤琴笑着说:“黔省有很多漂亮的景色,最佳游玩的季节是夏天。黔省的夏天气温不会太高,很是宜人,适合避暑。” 乔馨:“冬天怎么样?” 于凤琴:“冬天这边不大好,阴冷天气居多,又潮湿。一般的室内没有暖气,身子骨容易受凉,所以大家都喜欢吃辣椒,能驱除寒湿。” 乔馨又问:“筑城这里还有哪些特色美食呢?” 于凤琴:“花溪牛肉粉、大排面、臊子面、羊肉粉、肠旺面,要是能吃辣,还有各种干锅。糯米饭、洋芋粑粑,炕锅。炕锅一般都是夜宵时吃的。离这里不远的陕西路夜市上就有。” 李轩宁:“那正好了,咱们这会吃点鱼和青菜,晚一点去吃炕锅。” 等了一小会,用小番茄熬制,红色汤底的酸汤鱼就上桌了。鱼已经煮熟了的,上桌就可以开吃了。先喝了一小杯黑糯米酒,此酒晶莹透明,红亮生光,香气优雅,酒味酸甜爽口,醇厚甘美。乔大小姐喝了一小杯后,又接着再喝了一杯,好喝。 李大少招呼着:“吃鱼吃鱼,这会是刚煮好,趁热吃。” 酸辣可口,肉嫩而香,那就多吃点呗,不够再去称鱼嘛。乔大小姐说,别称鱼了,等会你不是还要去吃夜宵么,下青菜。 吃过酸汤鱼,也就晚上8点刚过。吃夜宵又太早了,去南明河上的甲秀楼转一转。 甲秀楼以南明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现存的建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为三层建筑,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符其实的甲秀楼。 南明河畔两岸的河堤上,行人悠哉地散步。有老人走累了便在路边的长凳上歇息,一对对热恋中的情侣顶着夜晚的凉风,卿卿我我。 在甲秀楼转了1个多小时,到了晚上10点,去到陕西路夜市。此时陕西路上行人道上摆摊卖饰品、衣服之类的摊子,已经陆续有摊主在收拾物品,准备收摊了。 李大少一行人来到一处路边炕锅夜宵摊,点了炕锅、啤酒。 停放好奔驰S600、奥迪A6的周家杰、钱聪过来了,大家坐在小板凳上,先喝啤酒。元光华没开车任务,也陪着喝上了很有B格的茅台啤酒。 李大少记得曾经看到过央视上的一个广告,背景是高档的饭店,一位男士喊着让服务生上茅台三十瓶,其他桌的客人很是惊讶。后来却发现上的是茅台啤酒。 李大少本来也想学着广告上的人兄,来上一嗓子:茅台三十瓶。只是他脸皮虽厚,但还是修行尚未到家,只好作罢。 李轩宁问:“宏宇,明天就去茅台镇,没问题吧?” 黄宏宇点了点头说:“没问题,都准备好了。” 坐在黄宏宇身边的于凤琴笑着说:“明天吃过早餐,咱们就可以出发了,到达茅台镇,家里已经安排好饭菜,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再去看看酒厂。” 李轩宁微笑着说:“那就听从凤琴的安排吧,打搅你们了。” 于凤琴:“轩宁这话就见外了啊,我们家对你们的到来是无比欢迎。本来我爸妈还想今天就来筑城迎接的,宏宇说不必如此麻烦,由他和我领着你们去就行了。” 正在说话间,一个穿着蓝黑色布衣,一手拄着一根木棍子,一手拿着一个破碗,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行走了过来。向路边摊位上的客人逐个讨钱。 来到李大少这桌时,老太太嘴里念叨着:“行行好,好人有好报!” 黄宏宇想拿点零钱给她,李大少却提前开了口:“老人家,看你忙了一晚也该饿了,请旁边的桌子坐下,我请你吃饭可好?” 没想到这位老人家转身就走向下一桌去了。 乔馨感到很是奇怪,就问:“大少爷,这老人家看着怪可怜的,但是怎么你一说请她吃饭,她却马上就离开了呢?” 李大少微笑着说:“或许是老人家晚饭吃过了,肚子还不饿吧。” 往后网络信息更发达的时代,经常能看到像这样讨钱的,都是有组织的团伙。或者是职业讨钱的。著名的有一家三口在帝都靠讨钱,买了4套房。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把拐带来的儿童,弄断了手脚,每天就带到人流量大的地方讨钱。 看着是怪可怜的,但是不是有一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所以,李大少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不会给钱,而是请他吃饭。 摊主把炕锅准备好,端了上来。 于凤琴问:“老板,那个讨钱的老太太是本地人吗?” 摊主笑着说:“不是的,她天天晚上都在这条街上讨钱,一晚上下来,有时可能比我赚的都多。大家不要理她就是了。” 黄宏宇给摊主让了根烟:“我们说请她吃饭,她没理我们。” 摊主:“她每天都是吃饱了才出来的,根本不饿。人家这也是上班呢,等我们收摊,她也下班。白天倒是不知道她又跑哪里去,不止是她一个人的,有一帮人,就在这一片活动。在筑城遇到讨钱的,就不要理他,一百个有九十九个都是装可怜的,职业讨钱。” 众人也就不再继续讨论这个话题,纷纷开吃了。就着茅台啤酒,吃起香辣的炕锅,美味啊,爽! 吃过特色炕锅,回黔省饭店洗漱休息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梦回二十一年前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梦回二十一年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梦回二十一年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梦回二十一年前》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