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小君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时间倒回七天之前,那时候雍凉之地的消息刚刚传到荆州,长安城下的清君侧,让天下为之哗然也为之瞩目。 这关乎到了大汉最后的那一丝脸面,甚至可以说关乎到了大汉的国运。 所有人都开始关注起来,荆州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作为当事人之一刘玄德的亲儿子,刘封这里都是被刘表“关注”了起来。 似乎做好了必要之时,将他脑袋送到朝廷表功的准备。 草草结束了南阳的拜访之旅,带着一群别样的“收获”刘封第一时间找到了此时正在避居荆州的某个人。 大半年前,董卓彻底的放弃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将关中之财帛敛入了自己府邸之中,建筑郿地坞堡从此不再过问世事。 已经做好了下半辈子安乐享福的准备。 那个时候长安城中的某些有志之士开始联合在了一起想要诛杀董卓。 其中就有荀攸此人,而且还是仅存的几人之一。 事情败露之后,有的被董卓诛杀,有的惊慌之下自尽以免受罪,只有荀攸泰然自若,正巧董卓被诛杀之后便被无罪释放。 不过荀攸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似乎已经看透了长安之中的局势,对长安放弃了自己所有的想法之后,选择了躬身离开。 不过朝廷不想放过此人,不断的征召不断的任命,而荀攸最后向朝廷请令为蜀郡太守,想要就此多一个安稳罢了。 但是因为蜀地被刘焉断绝,所以无法成行只能客居荆州,打算先歇歇脚再说其他。 而刘封也不想放过荀攸,只不过他去一次吃一次闭门羹,去一次吃一次闭门羹,已经不是三顾还是五顾了。 反正荀攸就是不见他。 最后刘封也算是想明白了,三顾茅庐能成功是因为一开始对方就想成功。 如今荀攸不想帮他,他就算是将荀攸的门给叩烂了,他也是不见。 就在这个时候刘封听到了雍凉之地的消息,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荀攸的想法,直接朝着荀攸的住处飞奔而去。 因为他已经问过郭图了,这个家伙这一次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过这一次,荀攸没有再闭门不出,而是直接将他刘封请了进去,甚至也已经知道了刘封来此的目的。 “你这次来,是为了某家,还是为了你父亲?”荀攸没给刘封啰嗦的机会,直接开口就是直奔主题,犹如面瘫一样的脸让刘封想要说的话都憋了回去。 “这有什么区别么...”刘封尴尬的一笑,想要说点缓解尴尬的话语,结果荀攸眼皮一抬,刘封学会闭嘴了。 “若是前者,现在你就可以走了,除非你们父子向天下人证明,你们和汉室宗亲这四个字没有任何的关系,否则我荀家和你们不会有任何的关系。” 荀攸再次将这句话拿了出来,让刘封不由的满脸的尴尬。 这句话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了,甚至为何会有这句话他也明白。 世家之间也是有着区别的,有一州之望族,有一郡之郡望,也有天下名望。 而他们之间除了能力,实力,眼力的差距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魄力。 比如荀家,他们可以选择朝廷,也可以选择天下诸侯,但是唯独不会选择汉室宗亲。 为何? 因为他们之间的上限是不同的,荀家选择了汉室宗亲那就是直接限制了他们的上限。 选择了朝廷,选择了陛下,若是可以,那么就就是匡扶大汉之名臣,那就是中兴天下的一代雄主之心腹。 选择了诸侯,比如曹孟德或者袁本初,不管个人,他们荀家的家族最后也能够混到一个从龙之臣的名分。 选择汉室宗亲,他们是打算当个幕僚,还是日后写上一个隐相,又或者说等到走那最后一步之后他们荀家背上一个什么名声? 在这种乱世之中,选择汉室宗亲就等于规定了自己的上限,别说位极人臣,最后也定然是两难的选择,对名声,对实力都不算什么友好。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之下,荀家断然不会和宗亲扯上什么关系。 至于什么是万不得已,比如七国之乱,还比如八王之乱。 可现在明显就不是这个时候,所以荀家也好,钟家也好,哪怕是已经没落的韩家都和他们这种汉室宗亲敬而远之。 当个朋友也就罢了,再继续深入下去,对大家都不太好。 只不过上一次说出这句话的是那个成天收拾他的家伙,如今说出这句话的,是荀攸本人。 也代表着,他不需要在考虑荀攸的想法了。 而荀攸除此之外,还给了刘封另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老夫已经收到了叔父的书信,虽然现在还未曾有所决定,但是向来也就是这两年时间,家族的命令就要到来。 叔父的本事你是知道的,有他相助曹孟德,日后曹公地位定然会不同凡响。 甚至于,此时朝廷没落,若是不奉天子的话,恐怕叔父自己都不会同意,你好不容易才为你父亲留下了一条后路。 难不成你还想让他再背负上偌大的骂名不可? 这天下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绝对不会泄露的秘密。 你想要为你父亲留下一重保障,你也不想给你父亲找来什么麻烦,那个人在雍凉之地也可以得到一个善终。 虽不自由,但这乱世之中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这世间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越少越好,老夫带过去的消息,那仍然是秘密,若是让其他人带过去的消息,你可能够保证? 他是不能露面的。” 荀攸的第二句话也让刘封沉默,刘辩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了能够让刘备从此不受皇权制约。 可若是用得不好,私藏弘农王,意图不轨这个罪名,就算是他浑身是嘴他都说不清楚。 荀攸真的是难得一次性说这么多话,还真是为了让他死心付出了好大的努力。 刘封此时都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感觉到荣幸了。 “罢了,留不住,那边不留了吧。”刘封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同时再次看向荀攸的时候,目光平静了很多,“你既然答应了见某,想来也是想好了,你打算如何做?” “老夫亲自奔赴雍凉,为你父亲解决这次麻烦,但是作为代价,你们必须让出半个司隶,以函谷关为界,你们十年之内不得踏出函谷关一步。 其二,还是那句话,那个人就让他永远的藏在暗处,好好的活着,某要再让他出现在这世间之人的眼中。 其三,你....” “你要求太多了,再继续下去我等付出些许代价也不是不可。”突然出现的郭图直接打断了荀攸的话语,看他那模样也知道他在外面听了许久。 “让你去雍凉,只不过是不想玄德公的名声受损,也不想将那位抬了出来,更不想舍弃那田畴的性命。 若是你再贪得无厌,小心田畴那家伙自己打出韩遂旗号,自尽于长安城下。” 郭图一声冷笑让荀攸也默默的闭上了嘴,郭图说的也的确是一个办法。 刘备傅燮两人为难,是因为他们的一支兵马出现在了长安城下。 但若是田畴主动宣布自己乃是韩遂部将,一切都是韩遂的算计,再由刘备傅燮主动将他们覆灭在长安城下。 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而且所有的脏事儿都放在了韩遂的身上,他们都是被算计的罢了。 最多傅燮一个御下不严,刘备一个有眼无珠,错信他人。 名声这种事情慢慢的就会让真相消失的。 只不过这么做,不到万不得已郭图知道这一对儿父子是不会同意的。 他虽然没有见过刘备,但是他也知道刘备不倒万不得已不会同意,至于想不想得到。 真以为阎忠亲自传令只是为了他着急? 到现在还没有变成这个状态,只是因为刘备还没有被逼到绝路上,也或者说刘备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不管因为什么,这条计策都不能由刘封传给刘备,为刘备做这个决定。 荀攸看着冷笑的郭图,还有那脸色阴沉的刘封最后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这一刻他仿佛再次变成了那个木讷至极,犹如面瘫的荀公达。 “四匹快马,一名护卫,五天时间某家前往长安。” 荀攸的话简单明了,他的要求也被刘封用最快的速度满足,甚至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将马超亲自送到了荀攸的身边。 这是他唯一能够帮上刘备的地方了,大好的局势,他可不能让一个韩遂毁于一旦了。 五天时间飞奔长安,两天的时间做好了准备。 直到此时见到刘备,荀攸已经是一切了然于胸。 两人密谈许久许久之后,当天十余匹快马飞奔离开刘备大营,同时刘备让大军做好了随时出战的准备。 而傅燮也被刘备安抚起来,让他耐心等待数日即可。 三日之后,雍凉之地突然出现了一条消息。 本应被贾龙所斩的益州黄巾马相再次出现在了陇右郡之地,同时长安周围也出现了一批头裹黄巾之人朝着长安进发。 就在所有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刘备快速回军陇右,本来在追逐韩遂的田畴翻身攻打那突然出现的长安黄巾。 与此同时,刘封一封奏表通过某个人的关系,快速的传遍了天下。 “益州黄巾马相在益州称帝之后被贾龙所破却侥幸逃入雍凉之地躲藏意图再次谋反,被护羌校尉刘备所知。 为引马相出现,不得不设此计策放空雍凉。 如今马相已然出现,护羌校尉刘备与凉州刺史傅燮亲自前往捉拿。 并当众削发代首向朝廷请罪,事出紧急,为保隐蔽,不得已而为之!” 这一封奏报传播的速度,远超之前的所有事情,一时间刘备的名声开始了翻转。 唯一能够证明刘备说假话的就是能够拿出马相首级的刘焉,但是他出益州的两条路,被刘备父子堵得死死的。 与此同时,刘备与韩遂的另一封质问韩遂的信帛也传入了天下。 “明明说好了只为了引蛇出动,为何要劫掠长安百姓,韩遂居心何意?” 为此,他们还主动拿出来了数封他们与韩遂“通信”的信帛证据,让他前来对质是否是他的亲笔信帛。 这天下谁认得韩遂的字体如何,除非韩遂出现在他们两个人的面前和他们当面对质,但他敢停下来,赵子龙的千余精锐骑兵就敢抢先一步拿走他的脑袋。热门推荐: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小君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小君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小君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小君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