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佳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新世界上元佳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转眼已是正月十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 入夜的长安城,一片张灯结彩。皇城、宫城、东西市、十二门,一百零八坊,全都挂满了崭新的红灯笼,整个城市被映照得一片通红。 皇亲贵戚、王公大臣、平民百姓、行人商旅、贩夫走卒,全都聚集在这繁华的长安城中欢度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 为了欢度佳节,李渊特命取消了长安城的夜禁,只是命左右金吾将军维持好长安城的治安。 处处是花灯、街街有乐舞,还有五彩斑斓、响彻云霄的焰火,街市上的餐馆连夜开涨,熬煮着大锅的元宵。长安城内万人空巷,街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要说热闹,还要数朱雀大街为最,李渊特令太常寺的乐工舞伎上街演艺,他要与民同乐。 李渊年轻时担任过宫廷宿卫,対胡乐倾心有加。除了太常寺九部乐之外,来自西域的乐师白明达、安叱奴等人相继登台献艺。 乐如天籁,舞似仙游。京城宿卫虽不能擅离职守,两只耳朵已经随着曼妙的曲调张到了朱雀大街外。 百姓们从来没有看过宫廷的乐舞表演,大街两边人头黑压压一片挤满了男女老少,就连街边的阁楼、寺院甚至墙头、树枝上都挤满了看热闹的痴心人…… 皇家的气派,雍容华贵、大气磅礴。李渊下诏,皇室所有成员、王公大臣及其亲眷一起来到朱雀门外。 李渊如今已是儿孙满堂,一家上下百余口人,再加上诸弟、诸侄等亲王、郡王的府眷,以及重臣僚属,怕是要上千人了。 如此庞大的观乐团,就连几丈宽的朱雀大街也显得有些拥挤了。 李渊身着华丽的黄袍,头发和胡须刚刚用乌墨浸染一新,看起来似乎年轻了十岁一般。 为示庄重,他特意戴上了通天冠。居于右侧的张婕妤也是华服凤冠,明眸皓齿。皇室和臣工们也都穿着一新,神采焕然。 李渊怀抱嫡长孙李承宗,一边品尝着宫廷美食,一边欣赏着乐舞,在场的王公、臣子、百姓们也其乐融融。 一时间,焰火齐鸣,龙舞翻腾、杂耍竞技、点灯猜谜,好不快活。 所有人都沉浸在上元节的喜庆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危险将至! …… “嗖!嗖!嗖!”夜空中飞来几只劲弩,直飞向李渊和他的长孙。 李渊是经历过大阵仗的人,但亲孙子中弩还是令他惊愕万分。 他急令禁军上前护驾,近旁的护卫禁军簇拥而至,将李渊的照面围得密不透风。 太子李建成一把夺过禁军手中的弓弩,向来弩的方向疾速射出几箭,只听一声惨叫,有人从阁楼上栽落下来,登时毙命。 百姓们见此情状,登时大乱,哄抢着赶回家中,有人甚至躲避不及而被人群踩踏而死。 就连乐工们也是慌不择路,一哄而散。 转眼间,朱雀大街上就只剩下禁军护卫和王公大臣们随护在李渊左右。太医令奉诏赶来时,才发现,箭簇上涂有剧毒,一切都为时已晚…… 李渊抱着长孙的尸身,痛苦不堪。这个孩子自小聪明伶俐,最招李渊疼爱。如今年仅十余岁,仁勇兼备,已展示出超人的见识。 李渊为此深感大唐后继有人,不期今夜却发生如此突然的变故。白发人送黑发人,试问几多长者能不痛心? 即便如此,经历过太多事故的李渊依然是处之泰然。一边的张婕妤却早已是吓的魂飞魄散! 不一会儿,禁军拿来了从刺客身上搜出的信件——“唐公,三年未见,别来无恙!我父兄深受大隋恩泽,不愿见你篡夺杨家社稷。今夜之事,权当警告。如果撤兵洛阳,你我当相安无事。如若不然,来年秋高马肥,即是尔等祭日!” ——突厥大可汗颉利奉上 李渊读罢,勃然大怒。 喝道:“颉利黔驴技穷,用这种下作手段!社稷所归,自有天道民心,岂是尔等所能改变?” 只是,他抱起孙儿的尸身,心情又多了几分沉重。年逾半百,宦海遨游、戎马倥偬了大半生的李渊,此刻只有把痛苦藏在心底。 世界吻我以痛,我将报之以歌。大唐啊!是天下人的社稷。 他是一面旗帜,也是天下人的希望所在,是开创太平的誓言,是天下万民的归宿。 开弓没有回头箭,生死抉择,已不是一人之事。 作为大唐国主,想要开创太平天下的局面,何其容易? 唯有勇往直前,才能不辜负这些年的所有的付出与担待……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新世界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新世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新世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新世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