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演讲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富矿第127章 演讲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准备的怎么样?”梁主任走进来。 “只来得及写了一个大纲,您看行吗?” 梁主任粗略浏览了一遍,颇感意外,“观点倒是挺新颖,还是日本的管理方法,你是从哪看来的?” 这个日本人的名字有点生,不会是胡诌的吧? 梁主任扫了杨东升一眼。 “书店一本书上看到的,您可以去新华书店,找关于京瓷的书,上面肯定有他。” 梁主任这才点点头,“再充实充实,马上就到你了!” 九十年代,正是日本被神化的最厉害的时期,公知掌握舆论阵地,日本儿童体能被吹得堪比特种部队,鸡汤文满天飞。 连煤炭工业局都有日本人的铁粉。 “救命啊,杀人了……”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吵嚷声,只见一个中年男人正在追打一名妇女。 妇女被打的鼻血横流,头发散乱,叫的跟杀猪一样,男的紧追不放,两人一阵风似的从窗口跑过。 被打的妇女不是签到处那娘们吗?一个办事员嚣张的二五八万似的,活该被打! 不过打人这哥们也忒彪悍了,在市政府大院打市政府的人,我敬你是条汉子!为你点赞,祝你好运。 “到你了!”梁主任再次走进屋。 杨东升走上演讲席,台下的人有点多,也不知道能不能唬住他们。 杨东升定了定神,轻咳了一声,“在发言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种生物——阿米巴虫。阿米巴虫是一种非常小的生物,小到多少呢?一个细胞。” “1959年稻盛和夫创办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当公司发展到100人以上时,稻盛和夫深感力不从心,于是他把公司细分成一个个小集体,并委以经营重任,从而诞生了阿米巴管理模式。” “虽然稻盛和夫没有索尼的盛田昭夫和松下的松下幸之助出名,但是我认为,在管理上? 稻盛和夫要比盛田昭夫、松下幸之助高出一个等级。” “口气不小!”李市长笑着喝了一口水。 “小地方的人没见过世面!”旁边有人附和道。 “我们习惯把企业做大? 强调人多力量大,阿米巴管理模式却是把企业做小? 分解成一个个小单元? 充分发挥每个单元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 “阿米巴管理听起来很玄奥? 但说白了就是市场化——企业内部的市场化,把每一个部门? 每一名职工? 都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经营……” 杨东升不怕他们学去,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国营厂、矿想改,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里面涉及到太多利益。 就算几十年后? 国内能真正搞成内部市场化的企业,也没有几个。 “嗯?”李市长一愣。 找个日本人来讲不奇怪,刚刚还有人讲拿破仑的呢。 难得的是能紧扣当前的政策,国家目前正大力提倡市场经济。 …… “最后,我想用稻盛和夫的一句话? 结束我的演讲——用经营把管理做简单,让员工像老板一样思考、决策和行动? 让企业自下而上实现自主经营!谢谢!” 李市长率先鼓掌,就凭这最后一个演讲? 今天的会开的值了。 “哗哗……”现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杨东升长舒了一口气,看来是唬住了! 杨东升是最后一个演讲的? 他讲完没多久? 会议结束。 刚走出大会议室? 就见几个人押着一个中年男人从众人面前走过。 “放开我,你们放开我!我是李市长叫来的……”男人大喊大叫。 “哪来的疯子,敢在这胡言乱语!”一名工作人员堵住了中年男人的嘴。 “什么情况?” “不会真是个疯子吧?”众人纷纷议论。 “小杨,小杨,可算找到你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人跑过来,一把抓住杨东升。 “梁处长,您找我有事?” “李市长要见你,跟我来!” 还没完啊。 杨东升被带进了主楼,不过却没有直接见到李市长——前面有一堆人排队等着见李市长呢。 梁主任把杨东升安排进队伍里,叫人给杨东升上了茶。 杨东升喝着茶等待领导召见。 很快后面又来人了,而且还是个熟人。 杨东升忙站起来,“陈书记好!” “坐,不用客气!”陈书记摆了摆手。 “陈书记,您站我前面吧。” “不用了!”陈书记觉得面前的小伙子有点脸熟,但又想不起来是谁,只能从他对自己的态度猜测,“你是我们运河县的?” “我是顺河乡的,去年您去顺河检查工作的时候,我跟您握过手。今年顺河企业改制的时候,您还是在办公室,跟我们谈过话。” “有点印象!”陈书记点点头,“承包到了吗,不会因为我空手而归吧?” “我承包了顺河煤矿、石英砂矿、采石场,还承包了顺河机械厂。” 陈书记颇感意外,上下打量了杨东升一番,“你是这次改制的大赢家啊!” “谈不上大赢家,由于承包要跟复垦挂钩,钢铁厂都退出了,我才能拿下这么多矿场。投标前不知道还要复垦,成本没算复垦这一块,前期投入了不少成本,以后还要继续投入,才能保证复垦成果。” “亏钱了吗?” “这倒没有,只要发挥工人的积极性,矿业这一块,还是很有赚头的。” “发挥工人的积极性?你是怎么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的?”陈书记来了兴趣,现在国有企业效率上不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工人的积极性出不来。 “很简单,我在内部也搞承包!比如挖铁矿,每吨我给他们8块钱,干的多就拿的多,矿工为自己干活,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原来吃大锅饭的时候,每个人一天只能挖几百斤,现在每天能挖两三吨。” 排在杨东升前面的人,这时闻言也转过身来,“这么算,你们的矿工一个月岂不是能挣好几百?” “对!” 钱是最容易量化的,杨东升一席话,吸引的周围其他几个人,也纷纷看过来。 “给矿工一个月开好几百,你还没挣到钱吗?”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富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富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富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富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