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生命的诞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带歪了整个世界的画风第一百三十一章:生命的诞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50万光年的小宇宙内暂时只有一个恒星系统,有些空旷。 夜晚除了那一颗月亮,只手可数的星星,其他就漆黑一片。也看不见界限外的大宇宙星空。 小宇宙内部暂时还是有些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 不过吴良也满意了。 这个三颗行星位于同一公转轨道上的奇葩恒星系统,吴良能玩上好久了。 中心的恒星寿命还剩下30亿年。 那就先玩它30亿年再说。 “不过30亿年的时间确实是短了点。对比蓝星那边,生命自诞生40多亿年后,才演化出人类这么一个文明出来。而宇宙中的绝大多数自然演化的文明种族也差不多都经历了漫长时间。一个智慧族群的诞生,运气、环境、天分缺一不可。而一颗星球上生命的诞生,同样也是运气、环境、天分缺一不可。”吴良喃喃道。 “所以30亿年的时间里,这三颗行星上都不太可能会自然演化出智慧族群。我必须得做点什么。不然说好的文明史诗,就要变成《动物世界》了。春天来了,又到了交配的季节……rua!” 从系统提供的那套新手级知识里,吴良知道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加智慧族群诞生的几率。 简单来说,就是信息指定。 好比释放大量智慧果,一个野兽恰了之后也能产生智慧。 当然那不是真的的水果,因为那压根就不是物质形态的。 站在太空中,吴良伸出一只手从自己脑袋中扯出一团白色如烟雾状的东西出来。 看着自己掌心一颗苹果大小的白色光团,吴良有些心疼。 因为这是他将自己的智慧分了一部分出来。 微叹口气,吴良将手中的白色光团一分为三,就朝着三颗行星抛投而去。 这三个更小的光团在朝着星球而去的途中又很快解体了,分成了更小的光点,密密麻麻地降落在三颗行星上的各个角落。 “感觉释放的量有点多了。”吴良愣神道。 达到了这种密度,怕是这三颗星球在生命出现后,很容易就会诞生出智慧族群。 甚至还不是单独的一个,而是一颗星球上会诞生出多个智慧族群。 这么多智慧族群位于同一颗星球上,在肉眼可见的未来,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但这也正是吴良想看见的。 养蛊嘛。不竞争,厮杀,又怎么能知道哪个族群更强,更有潜力呢? “感觉差不多了,也是时候让生命诞生了。” 而生命的诞生,也需要一点小小的促进,例如更加频繁的地质活动。 在吴良的推动下,这个小宇宙内的时间对比外界要快了近一亿倍。 外界大宇宙的一年时间,就相当于这个小宇宙内的一亿年。 而外界大宇宙的太阳系,人类文明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起来,可能还需要再等几年,或十几年。趁着人类开打前的这段时间,吴良便留在小宇宙内,观察三颗行星上的生命活动。 …… 2亿年后。 一丝生命的波动惊醒了沉睡中的吴良,他睁开双眼,看向了这波动的源头。 这是第三颗行星? 水含量适中的行星大海深处。 在那海底火山喷发所形成的黑烟囱岩壁中? 硫化物、二氧化碳和水在岩壁内那如细胞大小的孔隙中,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火山喷发物的碱性物质与深海的酸性水域发生了中和? 而这种剧烈中和反应? 在那不过数寸厚的黑烟囱岩壁中,这种中和反应变得温和而细腻。 因为地质活动? 这颗星球的海洋底部遍布着这样因为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海底黑烟囱。 而每一个黑烟囱的岩壁上都有着以亿计细胞大小的孔隙。 有道是水滴石穿。 不知道经过多长时间的催化,在那无数黑烟囱岩壁内? 那同样无数如细胞大小孔隙中? 内部那些物质在漫无目的的组装、分解。一遍又一遍,再组装,再分解。 终于,出现了一个显得尤为特别的孔隙。 这个孔隙内的物质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生物大分子? RNA。 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又是生物反应的催化剂。 而这个孔隙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个生物大分子正在将周围的有机小分子组装成自己。 这个RNA并不像生命一样主动去攫取周围的物质。 只是当什么物质‘游’到了它身边,到了合适的位置后,它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它只有两种选择——吸纳这个分子,或是舍弃掉它。 在吴良的注视之下? 它便重复着这样的操作,选择一个它所需要的分子? 将其固定在某个位置上,然后静待下一个游弋者的到来? 继续选择,或者放任这个游弋者的离去。 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与舍弃? 不知道经过了多少轮? 它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创造——复制了一个自己。 “了不起的一步。”看完全程的吴良赞叹道。 当这个孔隙内的RNA由一变二? 它们又开始了之前的步骤,继续复制自己。 一生二,二生四…开始了以指数级复制起来,很快,这些RNA便挤满了这个孔隙。 而这个细胞大小的孔隙,便是最初的生命形态。 但它还不能算一个完整的生命。 接下来才是更为关键的一步,也是生命是否会诞生的伟大一跃。 孔隙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再复制新的RNA了,这些RNA停了下来。 复制自己的行动被限制了,它们仿佛深受打击,陷入到了迷茫与困顿之中。 因为它们不知道除了复制自己外,接下来还能做什么。 于是它们便安静了下来,对于游弋在自身周围的那些分子失去了兴趣。它们除了吸收用来保障自己存在的能量外,宛如死物。 不,它们确实还只是死物。 一个当发展到了极限后,失去了未来,也失去了目标的死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RNA的结构开始分解。因为这些RNA的分解,孔隙内又有空余的空间了。 于是还保持完好的RNA又开始了复制。 但很快,空间又被填满。 复制自己——空间填满——停下复制——分解——复制自己——空间填满——停下…… 宛如陷入到了一个死循环中,这个孔隙内的RNA貌似是要止步于此了。 但真的如此吗? 吴良静静的看了下去。 也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轮回,当某次空间再次填满时,这些RNA仿佛是不甘心在困顿中自我分解。于是一小批RNA开始顺着孔隙四周的壁,寻找那一线生机。 它们很快便找到了。 因为这些孔隙本就不是完全封闭的。 每个孔隙四周都存在着很多细小的裂隙,也正是因为这些裂隙的存在,使得一些分子能在无数这样得孔隙中穿行。 这些RNA便顺着那些分子游弋的轨迹,找到了那个裂隙,只是它们貌似是太大了些,根本穿不过去。 好在天无绝路。 随着这个孔隙内无数次被RNA所填满,这样不断的挤压使得周围壁上的裂隙也在不断增大。 终于,不知又经历了多少次的轮回,这个孔隙的壁上被挤压出了一个大小合适的洞。 顺着洞口,一些RNA来到了新天地,完成了一次跨越式的进步。 生命… 自此诞生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带歪了整个世界的画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带歪了整个世界的画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带歪了整个世界的画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带歪了整个世界的画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