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人发杀机天地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诸天长生游第二十章 人发杀机天地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先是河北,隋将杨义臣剿灭高士达和张金称,击败高鸡泊、豆子岗十余万格谦军,威震河北,使大河以北为之一静。 却因为声望太高,又拥兵十余万,被御史弹劾他擅自任命属官,随后便调回洛阳任礼部尚书,遭杨广猜忌,罢黜兵权后不久便病逝。 趁此空隙,清河郡窦建德,立即收集高士达和张金称叛军,再起举兵,兵力二十余万,攻城掠寨,声势浩大。 还有河北魏刀儿拥兵十余万,卢明月在豆子岗再次东山再起,拥兵十余万,渡过黄河,进占齐郡祝阿县,和齐郡左孝友的十万大军呼应。 此外还有各地造反者上百支,逐渐由农民造反转变为各地豪族造反,他们不再局限于乡村,而是攻打郡县,据城为王,开始严重威胁到了大隋王朝的根基。 ……………… 黄河以南,九月初,天气渐渐凉了起来,黎阳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李密率领瓦岗军攻克黎阳仓,夺取了这座存粮数百万石的大粮仓,瓦岗军在黎阳仓宣布放天下粮,河南河北十几个郡的百万民众闻风而至。 官府不敢过问,郡兵藏匿刀枪,各郡青壮踊跃从军,使瓦岗军在短短数天内招募了十几万精兵,瓦岗寨的总兵力达到了四十万之众,声势浩大。 这也是蒲山郡公李密第一次公开露面,他以关陇贵族的身份宣布自己为瓦岗寨第二号人物,便如画龙点睛一般,使瓦岗寨这条臃肿的死龙一下子活了起来,引得天下瞩目。 黎阳仓失守不仅震动中原,也使京城洛阳陷入极度恐慌之中,粮价一夜之间,从从斗米四百钱涨到斗米八百钱,因此请病假不上朝的官员达百人之多,隋室至今已风雨飘摇,摇摇欲坠,江山板荡。 并州,春秋时,晋之旧地。 太原郡位于汾水上游,在太行山和黄河之间,控山带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兵精粮足。 太原雄城,或者说晋阳城,又被称为龙城。 有诗为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太原占地方圆四十里,城门二十四座,以汾水为内河,城外套城,城中有城,乃河东要冲,天下坚城,从古至今,一直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之最大屏障。 历经春秋、秦汉、魏晋、南北朝,数千年屹立不倒,几经翻修,越发坚固,亦有传闻,晋阳与南方金陵一般皆具有龙气。 此城将会一直屹立不倒,直到经过隋唐,五代十国,最后,终毁于宋初,被宋太宗亲手焚毁,烧为白地。 而此时…… 太原城内,繁华无比,锦绣处处的关陇贵族之一,唐国公府,李阀豪门之中。 书房,太原留守李渊,轻轻放下了手中信件,这是刚接到的消息,马邑郡鹰扬郎将刘武周袭杀了隋朝大将,马邑太守王仁恭,在突厥的支持下起兵造反,已占据了马邑郡全境。 而这消息,在第二天就传遍太原,顿时惹得满城皆惊,人心惟危。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貌似忠厚长者的李渊暗叹一口气,看向首席谋主刘文静,晋阳宫副宫监裴寂,太原留守府司马温大雅,以及他的长子李建成。 指向书桌上两张秘书急报,开口问道:“此人,此诗,你等如何看?” 却见的桌上正有一密报,道尽了江南形势,又有两首诗,数不尽的脱狂之意! 正是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泥潭皆不见。 前消后继不断飞,终叫河山颜色变! 目光清亮,一尺长的胡须格外飘逸,十分儒雅的温大雅开口道:“观此二诗气魄惊人,孤傲清冷,背离世俗,非常人可出。” 刘文静亦道:“此人离经叛道,桀骜不驯,观其所做所为,日后定是唐公大敌,定要及早谋划。” 却道是为何此二人出此言? 实因这两诗实乃彻彻底底的反诗,流传天下的过程中,所见所闻者,无不惊骇莫名,触目惊心。 因自魏晋时名士陶渊明起,因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千古名句。 致使日后士族豪门之人,寒门文人之士子,皆以菊花作为文人墨客孤傲之精神象征,孤芳自赏,成为其阶级代表之一。 而此首菊花诗,已然超脱了旧有一切赋菊之艺,境界风格超凡脱俗。 江南那人诗中讲,于飒飒秋风中菊花盛开,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却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竟发,因此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 不同于曾经文人描述之孤芳自赏,孤孑不偶,在此人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之时节,为其花开不逢时而惋惜,不平。 放于天下此时,加上他起兵之宣言,即是对汉人,对江左士族,对平头百姓,对草民,对被压迫者的怜悯与不甘之心。 “而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句。 有遭一日,若我成了‘青帝’司春之神(句芒),就命令菊花与桃花一同盛开,一同绽放于春季,享受风和日丽,接受春雨暖阳! 待我为帝时,定将改变‘汉’之命运。 天帝不给予,何须乞求苍天?求得天公同情怜悯? 我自取而代之,待我为青帝时……! 此心极其宏伟!试问,所见之人,如何能不惊? 至于第二首诗,朗朗上口,平民百姓与粗通文墨之人亦可解其意,平铺直叙,简简单单,却于最后一句惊天反转,气魄决心冲天而起! 观得此二诗者,无不色变,神魂动摇,触目惊心!乃真反诗! 李建成眼眸微冷,出言道“父亲,此人视我等如蛮夷,似仇寇,不可不防,断不能让其成长下去。” “不如联系佛道两门……”李建成手微一动,做了一个手势,“除去此人!” 李渊稍作思量,唯一沉吟,点头道:“我且遣人问询一番,看看佛道两家作何表示。” 随即道:“各地本已烽烟四起,此次又南方动乱,世间乱象已然彻底显现,隋朝大势已去,只差最后一丝稻草了。” “各自小心一点,注意堤防隋帝派来监视我等的高君雅,王威。” “散了吧,你们各自下去准备,再等一等,等关中彻底空虚,等隋帝对关中控制力再弱一点,就是我等起兵之时!” 众人纷纷行礼,皆应诺。 虎牙郎将高君雅,太原郡丞王威,两人一文一武,乃隋帝杨广专门放于此处,牢牢钳制李渊,以防其有犯上不臣之举,不轨谋逆之心。 是以众人平日间,皆加倍小心,万分戒备,唯恐其察觉之。 再说,这二人虽极忠心隋室,自身却是不知,早已被李渊牢记在心……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诸天长生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诸天长生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诸天长生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天长生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