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交易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隐龙惊唐第四百七十五章 交易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长安一个成年丁壮的工钱每日已经达到二十文,虽然物价也随之涨了,但涨幅只有工钱的一半。 如当初一文钱可以买两个馒头,现在二文钱买三个馒头。 以前一天五文工钱可以买十个馒头,现在一天二十文工钱可以买三十个馒头。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清楚地发现百姓的生活确实好了许多。 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示着购买力的提高。 满世界的脚踏车和三轮车,让李沐赚得盆满钵满。 可这些都不算是新鲜事,真正的新鲜事是西市里一间占地约十亩的宅子。 宅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此宅子四四方方毫无美感,与周围的木结构建筑格格不入,完全是钢筋水泥的混合体。 不过装饰还算上等。 上下三层,中庭自下而上,直通三楼。 每天人流如注,个个丝衣锦袍,非富即贵,说是车水马龙,一点都不夸张。 可问题是,这些非富即贵之人为何天天来这个没美人没美酒的地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退到宅子门外。 因为这宅子的门楣上,横着一块巨大的匾额。 上书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股票交易所。 上面的落款赫然是李世民。 这间交易所是由皇家银行联席会议决定开设的。 开设的起因是为了解决股东们的流动资金。 各个世家对银行、工坊的大量钱财投入,使得手头拮据。 可苦于手中股份无法变现,一度使得工坊建设陷入停顿。 韩仲良、崔尚等人特意南下杭州求助于李沐。 李沐思忖再三,建议开设股票交易所。 使得大小世家可以变现手中所持股份,以应对经营工坊所需。 显然,这间交易所的设计也是出于李沐之手,否则,也就不会这么毫无美感了。 交易所有三个门,左门通三楼,右门通二楼,正门自然是入大堂了。 底楼是散户的聚集地,二楼是富人专用,三楼没有身份根本就进不去。 交易所开设已满两年。 制度从无到有,从简陋到精细。 俨然已经中规中矩了。 不过人性好赌,李沐本意是解决工坊主缺乏流动资金而开设的交易所,慢慢地就成了一个变相的大型赌场,而且是一个官府允许的赌场。 这是李沐完全没有想到的。 有人在里面一夜暴富,也有人在其中输得家破人亡。 虽然有心去纠正,但李沐远在杭州,鞭长莫及、有心无力。 李世民也想去纠正,但受到了太大的阻力,特别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和以五姓为首的世家一致抵触。 加上李世民自己也舍不得交易所每日巨量的交易税,百中取一的交易税,让朝廷的国库日益膨涨。 所以,李世民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任由这只吞金巨兽张牙舞爪地汲取着民间财富。 不仅仅是唐人,各国前来长安经商的商人也沉迷于此,不可自拔。 甚至有各国王族、富人不远千里,特意来长安西市,寻求一掷千金的快感。 一时间,整个长安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哪天不言及股票,就如同没吃饭一般难受。 可其中也有一些人,他们的目的并非是为了钱财,而是另有所图。 古人从不缺乏发明和创造力。 此时交易所中并没有象后世一样编制指数。 只是单纯的上市工坊股票买卖。 所以,各支股票之间的朕动性几乎没有。 李世民为了增加每日的交易税,放宽了工坊的上市标准。 只要得到交易所认可,并交纳一万贯保证金,就可上市。 所以,这两年中,在长安交易所上市的工坊已经超过一百家。 郑州士族陆氏分支有个叫陆权易的,受朝廷重商的影响,变卖家产土地,筹资十万余贯,与同族另一分支的族弟陆权康合资,共二十万贯共同开办了一个大型冶炼、铸铁工坊。 经过两年的发展,也赚了不少钱。 但随着规模日益扩大,赚来的钱全部投入工坊,还是满足不了所需。 于是将二人将各自手中股权的一半抵押给了皇家银行,得到十万贯资金,扩大再生产。 可冶炼、铸铁工坊是重资产,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原料占了总资产的大半,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上大肆扩张的野心。 借贷的十万贯没有多久就没了。 正好朝廷开办股票交易所,允许出售股权变现。 这么一来,二人便动了把工坊上市的念头。 此时的股票定价权在于交易所。 交易所根据工坊总投入扣去负债,也就是净资产,加一个浮动数(五成至一倍),得出一个总市值,再除以总股数,确定股票上市价格。 当然,象这种工坊是无法取得一倍的浮云数的。 最后只以五成的浮动数上市。 陆氏二人的股票最后以每股五贯、十万总股数、市值五十万贯上市了。 为了汲取最大的利益,上市之后,二人将手中剩余的一半股权全部售出,以获得更大的流动性。 此时二人的手中还留有抵押给银行的一半股权。 原本取得二十多万变现款之后,还掉银行贷款,就万事大吉了。 可资本逐利的本性,二人商量之后,决定将变现款全部投入扩张规模。 而此时,与陆氏有世仇的郑州另一士族于氏家主于文和,看出了其中的微妙。 之后,于文和带人进京。 在交易所用了五天时间,大肆收购陆氏工坊股票。 将股票的价格推升到了每股二十贯。 一夜暴富的契机,让整个交易所疯狂起来,百姓们纷纷追随买入。 而在第六天,于文和不计成本的开始抛售。 仅用一天时间,将股价压到了原来的价格——五贯。 由此引起的恐慌让持有陆氏股票的百姓发疯似的抛售。 直接将股价砸破了三贯,这是银行给陆氏抵押股票的止损线。 于是,银行开始抛售,将股价砸至每股二贯。 于文和再次出手扫货,两天之间,于文和手中所持陆氏工坊的股票已经超过七成。 陆氏工坊的所有权瞬间易手。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隐龙惊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隐龙惊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隐龙惊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隐龙惊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