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隐龙惊唐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房玄龄瞬间明白了李世民心中所想。 帝皇之道,不在乎臣子有多能为,而是在于臣子有多听话。 李沐显然不是一个听话的主。 加上凭一己之力调动民间上千万斤粮食,这对于朝廷、对于皇帝都是一种震撼。 太能为的臣子,总是没有好下场的。房玄龄心中暗叹。 这李沐难道就不能收敛些吗? 总是在不应该犯错的地方犯错,说到底,这次旱灾就算杭州饿死几万人,李沐可以推得干干净净,一切由宋、宿二州的官员担着,李沐最多也就是个办事不力的罪责,何必将阵仗搞得这么大。 房玄龄虽然这么想,可心中还是对李沐的所为产生了一丝敬意。 天下官员若都是如此,何愁大唐不强大,何愁百姓不安乐? “既然如此,敢问陛下要将李沐改封何地?” 李世民一叹道:“这……朕还没想好。” 房玄龄想了想道:“以臣之见,若直接下旨,万一李沐反对……臣说的不是指李沐有反意,而是……陛下也知道李沐的心性,有时有些……跋扈,所以,臣以为先派人去试探一下他的口风,再来定夺亦不迟。” 李世民点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也是这么考虑的,这混帐到哪里都不让朕省心,总是不安分得紧。依爱卿看,派何人去合适?” “派去之人最好与李沐没有关连的,但又要没有与李沐没有纠葛者,如此臣能想到的也只有于志宁了。唯有他,方能将陛下的话一字不差的传给李沐,也能将李沐的话一字不差地带回给陛下。” “爱卿所言有理,那就令于志宁南下传朕口谕。” “不,不。为免走漏风声,引起不必要的事端,以臣之见,陛下还是派于志宁以安抚江南受灾各州的名义前往杭州,再密传口谕为好。” 李世民一听欣然赞道:“爱卿果然好计谋。” ……。 次日,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于志宁以钦差的名义离京。 代表皇帝巡抚江南受灾各州。 六天后,到达杭州。 杭州府自魏征以下官员皆前往码头迎接。 杭州都督李沐出杭州衙门十里地,也就是半路迎候。 被崔尚一语成谶。 才过了没几天舒心日子的江南百姓,再次被架到了风口浪尖。 没错,正是风口浪尖。 大旱之后必有大涝。 老天爷似乎要将大旱两个多月没下的雨一齐灌注下来。 于志宁到杭州时,大雨已经下了整整五天。 如果不是防洪堤的修筑和钱塘湖的疏浚,恐怕杭州会与其余钱塘江流域的各州一样,洪涝施虐了。 可就算如此,如果这雨继续下,就算有防洪堤,钱塘江不水漫金山,城内也会因为积水而成汪洋。 好在钱塘府北高南低,百姓的田地基本上集中于北边,所以暂时倒没有被洪水淹没土地的担忧。 于志宁一路上看到钱塘府百姓脸上的精神头,完全与此次南下时见到的各州百姓不同。 路上的百姓满脸微笑,相互打着招呼,似乎对天上施虐的大雨毫无惧意。 于志宁心中便不禁暗暗点头,还真看不出来,此子年少,在朝堂中有作为也就罢了,来了地方竟一样不同凡响。 这才三个月啊,还是经历了一场天灾的情况下。 这一天,李沐引领着于志宁往钱塘湖逛了一圈,解释了修筑防洪堤和疏浚钱塘湖的意义,而后带着于志宁视察了正在修筑中的宝石山、吴山的茶桑梯田。 于志宁时不时地提些问题。 李沐也耐心地一一解答。 这一圈下来,已经是傍晚时分。 李沐选在军营设宴款待于志宁。 此时正是神机卫操练的时候。 神机卫将士强悍的气势,让于志宁心中暗暗生惊。 他纵横宦海数十年,哪能不明白李沐特意在军营设宴的用意? 京城坊间传扬的神机卫,在于志宁看来,闻名不如见面,只有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那种无坚不摧的锋芒。 有什么样的主帅,就有什么样的军队。 这一点,怕是象煞了面前的某人。于志宁心中暗道。 宴席后。 于志宁提出单独与李沐相谈。 李沐便明白必是有李世民旨意。 所以,连魏征等人都被屏退在外。 于志宁端起眼前茶,轻啜了口道:“好茶。此茶长安在售五贯一斤,豪门富贾趋之若鹜,某是咬着牙,盘算了好几天才买了一斤解馋,殿下怕是赚得太狠了吧?” 李沐笑道:“凡有新鲜事务,总是要向豪门富贾赚取第一笔钱的,之后才慢慢降价,让百姓也与之同乐,这是生财之道。” 于志宁点头叹道:“殿下好一篇生意经。” “于公放心,你也看到了,宝石山、吴山上茶桑已经开始种植,最多一、二年,茶叶的价格便会降下来,到时寻常百姓都能品味此茶之清香,于公也就再不用琢磨几天才狠下心购买了。” 于志宁哈哈大笑道:“好你个李沐,某好歹也是钦差,你也不提送个十斤八斤贿赂某。倒还在盘算着从某拘紧的荷包内赚取最后一文钱。” 李沐也笑道:“十斤八斤,少了。于公若是肯收,百斤我也送。” 于志宁呵呵笑道:“不,不,有个一、二斤老夫就满足了。” “自然如于公所愿。” “好,好。”于志宁收敛起笑容。 李沐知道,寒喧完了,该是正题了,也正色起来。 “老夫得先向殿下致敬。”于志宁起身郑重向李沐躬身行大礼。 李沐连忙起身相扶,“于公万万不可,于公之礼,沐不敢受。” 于志宁正色道:“老夫此礼,是代江南受灾各州百姓而行,殿下三个月内,救的受灾百姓何止二十万,老夫此礼,殿下受得。” 李沐见于志宁这么说,便不再勉强,于是侧身生受了于志宁半礼。 “如果朝中大臣都象于公这般心怀百姓,那么江南也不至于饿死上万之众。而如果朝中大臣都象于公这么火眼如炬,恐怕于公也不会来了。” 李沐终究是发出了今日第一句牢骚。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隐龙惊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隐龙惊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隐龙惊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隐龙惊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