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除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脸谱下的大明第一百七十七章 除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嘉靖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钱渊郑重其事的在灵位前磕头,又转身遥遥朝东南方向作揖行礼,之后才站直身子张开双臂,两个丫鬟将早就准备好的长衫替他换上。 一旁的陆氏笑道:“渊哥儿,不好看吗?是你自己说了要蓝色。” 钱渊脸颊动了动只能点头,如此深的宝蓝色,上面还点缀着丝丝金线,实在有点骚包。 “徽州米酒颇有名气,晚上小酌两杯。”顾承志拍拍钱渊的肩膀,“又高了点。” 那是当然,钱渊一直搜寻羊奶、牛奶,又尽量保持营养均衡,这半年多又长了些,大概有一米七五左右,在东南地区已经算是个子不矮的了。 “渊儿,接下来就是乡试了。”谭氏拉着儿子的手细细叮嘱,“到时候去南京在大报恩寺点两盏长明灯,你父亲兄长会保佑你的。” “母亲,还有半年呢。”钱渊无语了,“再说了,能不能过科考还不一定。” 不是所有秀才都能参加乡试的,必须经过提学官主持的科考,考的好才能拿到乡试资格,今年松江府的科考因为倭乱耽误,要等到五月份才举行。 “这是什么丧气话!”陆氏训斥道:“这种话以后不准说。” “是是是,侄儿遵命。”钱渊嬉笑道:“好好好,晚上和叔父、顾先生小酌几杯,现在……” “哈哈哈,哥哥,哥哥等我!” 钱渊回头拉着小妹几步窜出门,银铃般的笑声传来,对小妹管教甚严的陆氏也忍不住抿嘴一笑。 除服的不仅仅是钱渊一人,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小妹,之前两年多她一直待在家里,不施粉黛,不戴饰品,不能外出,早就憋坏了。 徽州府大部分地方都穷得很,但府衙所在地歙县不同,多有文人墨客往来,就是商业也不算落后,集市上人流穿梭,除了普通买卖之外,各类山货、野味、茶叶应有尽有。 “哥哥,这个面具好看。” “买!” “糖葫芦看起来好好吃……” “买买!” “哥哥,小兔子!” “买……这么小,没肉啊!” 小妹瞪了眼,抱起两只灰色小兔子,看样子是准备带回去养了。 一路横扫集市,后面跟着的杨文等人怀里都满满的了,但兄妹俩还兴致勃勃。 徽州府大有名气的东西不少,但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歙砚徽墨”。 歙砚早在唐宋就名扬天下,但终究只是天下四大砚之一,而徽墨就不一样了,自奚氏墨之后,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徽墨一跃成为天下名墨,而且无与比肩者。 到如今,徽州府成为全国唯一集中制墨业的中心,几乎是“人人家传户习”。 到徽州旅游的文人墨客其他可以放下,但必定会买些徽墨回去,写文画画能用,赠人也有面子,甚至精品徽墨还能作为藏品以待增值。 “就这家吧。”钱渊看这间店面干净,探头看看里面架子上摆着琳琅满目的徽墨,他自己倒是不缺,不过想多买点回头送人,绍兴孙家、华亭陆家、何家等等。 还没进门,里面就传来一阵喧闹声。 “一百五十两银子一螺,店家你是梁山上下来的吧!” “客官别恼啊,这等精品墨,换一家问问至少两百两银子。” “店家是看我初次来徽州吧,抡起乱刀就要宰!” “爱买不买,您刚才也试过了,好东西就值这个价!” 吵闹声略微顿了顿,店家尖锐的声音响了起来,“一幅画顶一百五十两银子,失心疯了吧!” “而且还是我出的笔墨纸砚,走走走!” 客人明显觉得受到侮辱了,一连串让钱渊耳熟能详的污言秽语脱口而出。 施施然进了店门,钱渊不意外看到店家一脸茫然,虽然知道客人是在骂人,但真心听不懂在骂什么。 “一百五十两银子,又不贵,也值得讨价还价?”钱渊嗤笑道:“店家,给我包起来。” “哎,好嘞!” 店家大喜,难怪今早儿就有喜鹊冲着自己叫个不停,一上午店里来了两只羊,前面这只羊有点瘦,但后面这只羊肥啊。 “钱展才!”几个月不见又胖了一圈的徐渭横眉竖目,“钱展才你也太不讲究了!” “哎呦,文长兄啊,好久不见。”钱渊指指店家,“这是替你解围呢。” 徐渭登时被气得七窍生烟,难道见到一块精品徽墨,下定决心要买来,虽然没钱,但他随手一幅字画何止一百五十两银子,但还没等他出口自我介绍,钱渊就斜刺里杀出来了。 打开盒子看了眼,钱渊仔细打量那块徽墨,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啊。 “这是本县制墨名家罗氏秘技,以桐油烟制墨,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店家殷勤介绍道:“如今罗家已经不以制墨为生,罗墨是用一块少一块了。” “还有多少?” “本店还有三块。”店家激动的腮帮子都在抖,“五百两银子四块一并拿走!” 钱渊偏头看了眼徐渭,“本来打算送你一块,不过估摸着你不要……” “谁说不要!”徐渭一把抢过盒子,“罗文龙不是什么好鸟,但墨是好墨!” 钱渊前世就知道罗文龙这个人,历史上相关的记载很少,不过据说此人在东南抗倭中是起到作用的,后来和严世蕃一同被杀。 这一世最早钱渊是从何良俊口里听到这个名字的,后来几次打听才知道,罗文龙在制墨业名气极大,早就享誉东南。 而且因为书法精湛在士林中名气不小,几年前入京任中书舍人,今年初南下入胡宗宪幕府,毫无疑问,这是严嵩或者严世蕃塞过来的。 “真以为你会挺着脖子不要呢。” “为什么?” “你去年不是在大街上痛骂严分宜嘛。” “用这块墨写一篇骂文,那才合适!” “好好好,还是这脾性。”钱渊摆摆手,“怎么突然来徽州了?” “还不是被那厮烦的。”徐渭嘴一歪,“杭州知府没资格,难道浙江巡抚就有资格了?” 钱渊忍不住大笑,胡宗宪一升任浙江巡抚,立即亲自去绍兴试图将徐渭召入幕中,但人家徐青藤是什么性子,哪里肯答应,被烦了几个月索性出门游历,嘉兴、松江、湖州、扬州转了一圈又来了徽州府。 一旁的店家还在等着收银子,听到这番话登时坐立不安,杭州知府、浙江巡抚……难道是绩溪胡大人的朋友? “走走走,回我那儿去,正好今日我除服,喝个痛快!” 钱渊拉着徐渭出了门,招招手叫来杨文,冲后面店家努努嘴,“市价。” 杨文也不亲自出面,回头召来跟着的一个府衙的衙役,后者以六亲不认的步伐走进来,店家登时脸色惨白,心想难道今儿早上冲着自己叫的是乌鸦?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脸谱下的大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脸谱下的大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脸谱下的大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脸谱下的大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