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可愿随我纵横海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枭宋007 可愿随我纵横海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苏晓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强横?苏桓吓了一大跳,这还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有些唯唯诺诺的书生苏晓吗? 读书人讲究一个“善解能容”“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读书人根深蒂固的信条。 它的意思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此时的苏晓蜕变的有些过分,颠覆了苏桓的世界观。 苏晓继续自己的强横表现:“不去泉州,安能赐贼子以殁?不去泉州,安能取富可敌国之财?” 苏桓开始冒冷汗。 “三郎可知...蒲寿庚拥船舶近千,掌控南方海上多年,这厮亦是福建路泉州兵马都监,加上泼天财富,手下可用之人无可计数......” “兵马都监多大?”苏晓眯起眼睛:“泉州有多少军官,殿前司左翼和其它禁军,福建路的军事有都总管,副都总管、总管、副总管、都钤辖、钤辖、副钤辖、都监、副都监、监押,一府的都监也不过是一个区区八品武官而已!” 大宋是以文制武体制,在南宋前期,总管、钤辖、都监之类的官员,大都成为闲职。但到南宋中后期,由于站战争,他们中的一部分又重新成为握有实权的统兵官,不过地位不高,大致与统制、统领相当,这也是南宋后期兵制的又一变化。 都监掌本处屯驻、兵甲、训练与差使之事,次浅者为监押,兵马都监亦简称都监或逐路兵马都监,官其实真的很小。 但这可不是七品芝麻官的时期,一个普通知县的官职也不过是从八品,不要说官员,就是府衙的一名小吏对普通百姓都可以作威作福。 苏桓可以理解朝中有人的苏晓对蒲寿庚的蔑视,但他自己怎么敢蔑视一个八品的兵马都监,何况苏晓眼中的这个小小的都监也不能单纯按照官职大小来算。 “蒲寿庚手下不仅有巡检司与厢军,还有水军,加上富甲一方,手中私兵无数,三郎不可小视。何况...相公那里未必同意杀掉蒲寿庚,三郎可要三思而行!” “掌控泉州...无外水军,控制海上而已。”苏晓继续侃侃而谈:“泉州城内及周边驻军有禁军与厢军,包括诸指挥营军和殿前左翼禁军,这些军队是保护州城宗室的力量,不可能为蒲寿庚所用,哪怕是被收买也不敢明目张胆。蒲寿庚掌控的力量实际上还是水军和手下私兵,泉州水军实额两千,有澎湖水寨、水澳寨、法石寨、宝林寨、宝盖寨。这些水军不全是蒲寿庚统领,他的上面还有都统军使、副使。压制他还不容易,我有办法让相公给我一个水军都统军使的职司,成为他名义上的上司,如此,完全可以步步节制。只要...市舶司的赋税不减,相公那里就有交待。当然...我不会让市舶司税赋减少的,蒲寿庚...他的家财可以让我挥霍很长时间了......” 说的容易,其实...很难很难。苏晓这是要干掉在泉州很有势力的蒲寿庚,苏桓还是知道蒲寿庚的力量,他无言以对。 由于失去北方大地,水军在南宋时期异军突起,成为一个不仅在数量上可与陆军(包括步兵和骑兵)并驾齐驱的一个重要军种,就其战绩而言,也比陆军出色得多,对维持南宋半壁河山,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炎四年的宋金镇江水战中,韩世忠率领8000水军在镇江江面阻截金兀术10万大军,将金兵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被迫退入一条死水港黄天荡中。绍兴三十一年,金完颜发动60万大军,水陆并举,企图一举灭亡南宋。南宋水军将领李宝率战舰120艘、水兵3000人从扬州北上,迎击金战舰600艘、水兵7万人的庞大舰队,结果在山东灵山卫附近的唐岛将金水军全部歼灭。致使金海陆夹击临安的企图化作泡影。 与此同时,在两淮主战场上,南宋陆军一败涂地。而在采石渡江时,金军却遭到宋水军的拦截,金终以失败告终。若无水军的胜利,南宋朝廷便难以立足江南,偏安一隅。宋军长于水战的优势,一直保持到宋蒙对抗时期。南宋在蒙古军队的不断猛攻下之所以能苟延残喘一段不短的时日,也与水军的出色表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蒙古铁骑所至,无不望风披靡,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元朝建立后,吸取了以往攻宋的经验教训,改变战略方针,重视水军建设,依靠汉军的力量,编练了一支支数目庞大的水军,在后来的宋元决战如阳逻堡水战、丁家洲水战、焦山水战和崖山海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南宋随着其水军优势的丧失,终于走向覆亡。 蒲寿庚哪有没有苏晓说的这么简单和好对付,能够雄踞泉州多年控制海上贸易,当朝宰相贾似道都不敢随便动他,寿庚必定有他的一套站稳脚跟的方法和力量。尤其是驻扎在泉州的军队,这些水军将领无疑已经被蒲寿庚收买,想杀蒲寿庚可没那么容易,搞不好就会被反噬。 “我记得九哥曾在海上贩运,手下人不少,若我取得泉州水军统制使之职,九哥可愿随我纵横海上?” 苏晓说的很客气,实际上,夹在杭州和福建路之间,两浙路市舶司已经取缔,台州哪有什么海上贩运。苏桓在海上从事的是“渔猎”,这个“渔猎”的意思就是;捕鱼季节是渔民,无事可做就是海枭。 说的透彻些,苏桓是海寇,这在台州苏家不是什么秘密。由于近几年朝廷海上力量增强,这个营生越来越不好做,苏桓才有了改行的意思。 苏晓对苏桓知根知底,哪怕是海寇也有自己的宗族和家庭,他们仍旧要生活。因此,即使做海寇,这些人从来不在自己的家乡作案,如今苏桓无路可去才跟了苏晓。可眼前...这无疑是一个最佳的漂白和让手下人谋生的机会,但同时,苏桓要做好给苏晓卖命的准备。 苏桓犹豫了,手下弟兄们就此散去他不甘心,生活不易,能够重新回到海上讨生活,尤其是有官方身份是不错的选择。但...苏晓有些弱。思考良久,环视冷寂的街头,苏桓狠狠咬牙:“我手中有一百余人,不过都是敢于搏命的好汉子,若...三郎真的做了水军统制,我还可以联络文山文四哥。文四哥手下人多,如今在内江诸埠头从事内陆货运,混饥饱而已,若三郎随我去寻文四哥,想来文四哥不会相拒。” “可是海上虎文山?”苏晓笑了。 “正是他,现今不比从前,文四哥以前曾随父亲去倭国与高丽闯下偌大名头。可惜...两浙路市舶司随着朝廷与北虏的战争荒废,文四哥不得不转而进入内陆和沿海谋求生路,手下人多,哪个不是拉家带口?文四哥也不易啊!” 苏晓明白了,苏桓手下人手不够,如果加上文山,再有自己提举市舶的官方身份还可以和蒲寿庚有抗衡的可能,没有文山相助,苏桓可没有胆量去泉州碰触人多将广的地头蛇蒲寿庚。 好在,现在的蒲寿庚还没有发展到后来不可对抗的程度,苏晓有办法干掉他:“改日定登门拜访文四哥,今天我们去拜访廖先生。”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枭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枭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枭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枭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