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捅马蜂窝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乱世权臣第一百七十九章 捅马蜂窝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青草芽儿与一男一女两个侍卫转身下楼后,便坐进了一辆马车内。 随后便是纳罕将军纵马长街,要护送青草芽儿回去,然后继续为她写情诗。 没人注意到满大街上三五成群的苦哈哈中,有一个人回身捡起了脱手的扁担。 谢神策在回到住处之后,便发动了隐伏在曲阳城中的缇骑,对这名在大灞城见过的清倌儿进行了调查。 在两天之后,谢神策收到了消息。 这名貌美的姑娘,乃是从鲜卑过来的,原因是运送一批玉器到北方军。因为是商人,又持有鲜卑王庭的行商证明,所以无论是在大晋还是在此时燕人占领的地界,都受到了一定的礼遇。 谢神策好像抓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而这个时候,青草芽儿已经要准备离开了。 ...... 在九月初七,谢神策等人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时刻。 燕军对军粮的监管并不像中原军队那样严密,虽然说十步一岗也是有的,然而总归是要懒散不少的。燕人的军粮重地,除了人以外,最多的就是狗。 不是因为危机意识之类的原因,只是因为燕人大多数人还是鲜卑人,慕容部虽说汉化程度较深,畜牧业在整个国家的生产总数中,还是占据着相当的分量。所以基于饮食的习惯,燕人行军所带的军粮较中原国家而言,就要少得多,少的那一部分,就是用牛羊代替的。牛羊既不会消耗多少的粮食,还会自己赶路,而牛还可以充当畜力。 而牛羊的看管较之于粮草,无疑就要容易许多了。所以狗这种动物,就被大量的运用了起来。因为其警觉性和忠实度,对侵入其中的任何事物都能及时的发出警报,燕人的军粮重地,一般都是外紧内松的。 而这一天,让谢神策着手烧毁燕军粮草的原因,是因为水源。 燕人屯粮专用的一处水源上游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尸体,几条蛇和两只狗。 根据燕军最后确定的信息来看,这两条狗正是之前丢失的那两条看守军粮的狗。 狗咬了蛇,蛇又咬了狗,随后都死了。泡在水里时间有些久了,因此导致了一些人的痢疾与头晕。 燕军的粮草转运官最终决定从另一处水源借水,待得几天之后水源净化了,再恢复使用。 而另一处水源距离屯粮地比较远,所以需要民夫来运水。所以之后...... 在九月初七的晚上,屯粮处的绝大多数士兵都陷入了深度的睡眠当中,那些被饲养极好的狗狗们,也都瘫软在了粮堆与牛羊圈旁边,眼睁睁的看着数十名黑衣人大摇大摆的进来了。 然后,囤积了五万石粮草与一万头牛羊的曲阳城——慕容城的粮草重地,就发生了巨大的火灾。 大火整整烧了两天两夜,将所有的粮草以及牲畜,以及八百士兵,全部吞噬了。 在燕军发现大火已经不可能扑灭的时候,在慕容城收到粮草被烧毁的消息的时候,谢神策等人已经重新回到了太行山,钻进了密林里。 这一回,谢神策等人身上原先带着的的大包小包就不见了,身上配着带进又带出的刀剑,行走在山林间。 不过神色并不轻松。 因为他们遇上了麻烦。 燕国的鱼池子。 秦国的蜂房人。 以及......阴魂不散的二里。 天下三大特务机构在太行山相遇,外加一个极端恐怖组织......谢神策看着头顶的太阳,心道还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首。 在谢神策放火烧粮又及时的抽身撤退时,终究还是被燕国的鱼池子发现了。 这其实不难查出原因。从屯粮重地没有一个士兵活着出来,甚至是没有一条狗发出警报来看,烧粮的人必然是用毒的。而如果用毒的话,这么大的规模,只能是下在水源里。而恰好昨天的水是从另一处水源挑过来的,另一处饮用的人没事,这边的却全部被放倒了,就只有一个解释了:水在运送途中被下了毒。 联系到燕军征用挑夫的花名册,在一一搜查,直到确定有一拨挑夫已经不在城中,在今天早上出城了之后,鱼池子就迅速的行动了起来。 这其实是在谢神策的预料之中的。屯粮处的水源是活水,用来下毒效果等同于无,所以在之前就设计用动物尸体“污染”水源的办法让一些人中毒,尤其是让厨子中毒,然后迫使粮草转运官改变取水处,好在中途下毒。 这么大的屯粮地,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上千人,需要的水肯定不会少,在混入到了挑夫当中,谢神策等人顺利的完成了下毒的初步动作。 又因为燕军屯粮处的厨子有好几人都失去了行动能力,所以燕军又从城里临时招募了几个厨子......好了,然后就发生了九月七日一直到九月九日的这场大火。 其中的线条其实很清晰,燕国鱼池子既然是可以仅次于晋国缇骑与秦国蜂房的第三大特务机构,自然不乏聪明人,这类“事故”只要设身处地的想,然后反推一下,还是能够得到一些线索的,更何况调查得来的所有证据都能与猜想吻合,那么事情的经过就很明显了。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即便是在谢神策有心理准备,在缇骑重重保卫中的谢神策都能在太湖骤然遇刺,燕国的鱼池子也就没有不着道的道理。 之后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慕容城一面紧急调粮,一面收缩战线,而郭费则乘机反攻,步步紧逼。 由于西线的战事不利,燕军的进攻势头被狠狠的遏制住了,东线诸多头人族长之间矛盾重重,加上燕皇有意的放纵,燕军战线拉得又过长,一时之间风雨飘摇。 许多晋军在这时候放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而作为整个战局颠倒的幕后推手以及直接参与者,谢神策此时的日子并不好过。 先前已经说过,燕国的鱼池子已经发现了谢神策等人的踪迹,此时正在身后,虽然可以肯定还有不短的距离,但是几天之中,是绝对不会有接触的。 而另外两股势力,秦国蜂房与二里人,则是谢神策比较头痛的了。 待得谢神策出城的时候才猛然记起那名青草芽儿姑娘是貌似是秦国人...... 然后谢神策在出城不久就被认出来了。 一场厮杀过后,暂时摆脱了他们。 那青草芽儿是做生意来的,押送的还是玉器,人手当然够多,打手当然够虎了!索幸因为准备的及时,缇骑没有人阵亡。 青草芽儿是来运送玉器给司马弼的,这一点谢神策是相信的,因为他在司马弼的大将军府见到过对方,而且司马弼确实喜欢玉器。 至于二里人,天知道谢神策运气有多好,居然在进入太行山之前被人认出来了。 又是被人认出来的。 特么的......居然能碰到在太湖刺杀自己的二里人杀手。 谢神策对人海茫茫相遇即是缘分这句话恨了个彻底。到底还是熟人多...... 二里人这一次撞上自己绝对是意外惊喜。谁知道他们这帮恐怖分子在晋燕交战区做什么呢。 不过想来不是好事。 这一次偶然的相遇,也成功的帮到了二里人要对付的对象,至少在此处的二里人杀手绝对会不遗余力的追杀谢神策。 谢神策相信自己在二里人的必杀名单上,可以排到前十了。 然后谢神策就进行了疯狂的逃亡。 废话,面对三方势力,人数少,装备又不够,不跑还打的是傻x! 以为自己是九命猫妖么? 所以谢神策在综合了一下信息之后果断的向着大山深处进发了。 九月九日,是曲阳城大火被扑灭的日子,这一天,慕容城来到了曲阳,亲手砍下了那名“玩忽职守”的转运官的脑袋。 屯粮处明火已灭,但是里面的看不见的地方,还在燃烧,这批粮食,算是全完了。而牛羊,同样被烧焦了。之前因为晋军的坚壁清野,加上大雨的缘故,定州一线的粮食又颗粒无收,城中的居民也少,所以燕军的日子一下子困顿了起来。 然后慕容城向幽州范阳发去了调令。要在九月底之前,看到援军与足够的粮草。 同样是九月九日这一天,谢神策已经太行山行进了上百里。 “提督大人,侦查的人手回来了,保守估计,后方十里之内没有追兵。” 谢神策点了点头,撅着屁股扒拉了几下面前的土灰,然后掏出了两快微糊的块茎,分了一块给贺若缺,仔细的剥去皮,吹凉了才小口小口的咬着,然后吃下去。 这种植物的块茎口感十分像红薯,黏黏沙沙的又有些像土豆,谢神策很喜欢。不过这时候是没有红薯与土豆的。 众人吃过东西之后,谢神策将所有人聚集了起来,决定做一个小小的陷阱。 在天黑的时候,距离谢神策最近的一拨人追了上来。 “大人,缇骑曾在此处停留过,而且生过火。根据中午看到的青烟方向来看,应该就是他们了。” 那名浑身裹在黑袍中的男子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想必我们不是第一拨赶上来的人,昨天就发现还有两拨人在追赶他们......周围还有打斗的痕迹,火堆也没有埋起来,看起来走的很仓促,一定就是在就餐的时候被人追上了。也罢,今晚就休息一下,先由着他们打吧......” 于是这一波人停下来了,准备在西边的山坡上就地驻扎。 (ps:稍后还有一章......)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乱世权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乱世权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乱世权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乱世权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