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 续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骁骑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 续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锵”的一刀荡开难楼的挥砍,身着红袍金铠的李利出现在张辽面前,替他挡住了难楼的攻击与纠缠。 “多谢主公成全!”时间急迫,脱身出来的张辽亦不赘言,扬声道谢时便已策马追向试图逃走的蹋顿。 此时蹋顿已身遭重创,右侧胸口的伤口犹如干裂的地缝一般,血流如注,触目惊心。若不是他及时后仰避让,刚刚张辽的那一刀即使不能将他劈成两段,也能将他斩于刀下。险之又险地躲过一劫后,蹋顿再无半读恋战之心,想也不想,当即勒马转身,急不可耐地策马狂奔,试图逃离战场。 策马疾驰,战马每一次跨越都会牵动蹋顿的伤口,带给他撕心裂肺的剧痛,硬生生痛得他龇牙咧嘴,满脸铁青,嘴唇都被咬破了,嘴角挂着殷红的血滴。但他此刻却顾不上这些,心唯一的念头就是逃命,最迫切的希望便是尽快摆脱身后张辽的追杀。为了能够活命,休说一道尺余长的伤口,就算断掉一臂,他也不会放弃这最后的逃生希望。 伏在马背上疾驰,蹋顿右手上的战刀不知何时失落了,此时身上的唯一兵器便是挂在腰间的佩剑。一边打马疾奔,他一边回头目测着自己与张辽之间的距离,直到双方拉开百余步的差距后,他方才稍稍安心。暮然回首,他的目光越过张辽,投向战场右侧,那里是轲比能率领鲜卑铁骑与蛮军右翼激战的地方。 这一刻,蹋顿那豹眼环突的眸子闪烁着浓烈如诅咒般的凶光。似是恨不得生吞活剥了轲比能,否则便不足以发泄心头的愤恨。他为何如此仇视轲比能呢,究竟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才能换来这般欲要择人而噬的暴戾眼神呢 不知知情人断然不可能了解蹋顿和轲比能之间的纠葛。但这并不妨碍聪明的智者从草原部落之间纷繁复杂的形势抽丝剥茧,从而得出结论,解析这两位草原枭雄的恩怨纠缠。 事实上,乌桓“代单于”蹋顿和鲜卑部首领蹋顿,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人同为部落首领,同样武兼备,武勇过人。心怀韬略;一样的年轻有为,一样的野心勃勃,一样的想成为草原霸主。最重要的是。乌桓领地与鲜卑草原交错在一起,你有我、我有你,都在漠南草原上,这是原匈奴人的故土。 同在一片草原上。部落势力相互交叉。使得原本互不相干的两大部族时有摩擦,互相争夺牧场和族人。实际上,乌桓和鲜卑与匈奴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乌桓更是鲜卑的一个分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部落的壮大,乌桓**于鲜卑之外,成为一个相对**的部族。 抛开以往的恩怨情仇不谈,单说眼下的草原形势。南匈奴部落已被李利兼并、融合。不复存在,唯有鲜卑和乌桓仍然盘踞在大汉边郡。并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乌桓部落发展迅速,且内部相对团结,实力与日俱增,俨然盖过鲜卑一头,成为幽州边境上的草原霸主。 与之相对的是,曾经强盛一时的鲜卑部落随着一代枭雄檀石槐的陨落,部落四分五裂,各部首领拥兵自重,割据为王,并相互攻伐,妄图吞并其他部落而壮大自身实力。此消彼长之下,鲜卑各部渐渐沦为乌桓人的附庸,东部鲜卑首领素利和辽西鲜卑首领扶罗韩相继对蹋顿俯首称臣,处处以蹋顿马首是瞻。 东部鲜卑倒向乌桓人的怀抱,无形使得部和西部鲜卑部落压力大增,而压力最大的便是部鲜卑首领轲比能。在轲比能心里,他始终认为鲜卑才是漠南草原的主人,是继承匈奴领地的正统继承者,乌桓人不过是鲜卑部族的叛逆。因此他打心眼里鄙视乌桓,自然也没把乌桓首领蹋顿放在眼里,更不可能屈服于蹋顿的威逼之下?ahref="http://"target="_blank">墒翘6偃淬裤阶磐骋徊菰鞑浚酝际辗时安柯洌潭牒喝艘唤细呦拢踔粱棺鲎拍谅碓拿烂巍?br/> 这样以来,无形促使轲比能与蹋顿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互不相让,争斗不止。但乌桓部落实力强大却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强者蹋顿,轲比能纵有百般不愿也不得不委屈求全,虚以委蛇,蛰伏待机。 卢龙塞一役,蹋顿联络乌桓和鲜卑各部,联合出兵。说是联合出兵,其实就是命令各部首领派遣兵马出战,轲比能同样接到了蹋顿的命令。蹋顿命他率领、西两部鲜卑部落从幽州北面进攻,偷袭幽州腹地,致使汉军腹背受敌,首尾难顾。大战之前,轲比能满口答应,随后却迟迟不肯出兵,直到大战将至,轲比能才派遣阙机带领本部人马和牛羊辎重前去支援,等同于敷衍了事。 卢龙塞惨败后,蹋顿愤恨难平,认为这场大败全是因为轲比能阳奉阴违所致,否则焉有此败于是蹋顿带着残兵败将一路辗转迂回,硬是把身后的追击汉军带到部鲜卑轲比能的领地上,而且是直接带到鲜卑王庭,企图祸水东引,让汉军进攻轲比能的王庭。最好是被汉军一举歼灭,让轲比能自食恶果,好好尝尝抗命的下场。 没想到,蹋顿带着残军前去鲜卑王庭见到轲比能时,轲比能却献上一个绝佳的计谋,这便是———白狼山之战。在整个谋划,轲比能甘愿为饵,假意投诚,博取李利的信任,而后将汉军带进白狼山,进入乌桓和鲜卑两大部落的伏击圈之,最终围歼汉军于白狼山下。 轲比能的谋划正蹋顿下怀,或者说战败后的蹋顿一心想着报仇雪耻,却苦于没有良策,无从着手。而轲比能所献之策无疑是雪送炭,来得太及时了,正好落在蹋顿的心坎上。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当即定下此策,张网以待,静等汉军一步步钻进瓮。 与此同时,蹋顿率领乌桓残部返回柳城,尽可能地募集兵马,在白狼山东麓设下埋伏,堵住东边垭口。而轲比能则联络西部鲜卑步度根、弥加、扶罗韩等部落势力,集结大军前往白狼山西边埋伏,静等汉军进入白狼山。等到汉军进入伏击圈之后,两大部落兵马一起出动,将汉军困在白狼山东麓山下,毕功于一役。 整个谋划极其隐秘,知情人只有蹋顿和轲比能两人,除此之外再无第三人知晓。因此一切都很顺利,一张灭杀汉军的大网悄然展开,而汉军对此竟然浑然不察,傻头傻脑地钻进圈套,被轲比能带进东麓山下的口袋阵之。 这确实是个巨大的口袋阵。袋口便是蹋顿大军身后的东边垭口,袋底有两个豁口,一个是汉军进入东麓战场的北边山道,另一个则是与东边垭口相对的西边山道。因此,轲比能率军进入战场之后便守在北面山道正前方,等于锁住北边豁口,而西边豁口则由步度根和扶罗韩率领的鲜卑大军负责扎紧口袋。一旦三个袋口全部堵上,并扎紧口袋,不留死角,那么李利率领的汉军就会被两大部落大军牢牢地困在东山脚下,直至被彻底歼灭为止。 整个围歼计划近乎完美无缺,并且进行的很顺利,一切都在蹋顿和轲比能的预料之,近乎是按照他们预定的步骤一步步实施,分毫不差。而汉军就像是被他们拽着的木偶一样,完全按照他们的设想一步步进入口袋,极其配合,配合得天衣无缝,好得让人无话可说。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蓄谋已久、胜券在握的围歼计划,却在大战伊始突然出了岔子。毫不知情的蛮军右翼兵马对轲比能率领的鲜卑铁骑痛下杀手,一举砍杀了数千名鲜卑骑兵,并将轲比能及其麾下的鲜卑铁骑团团围困,使其无法脱身。而轲比能麾下将士同样被蒙在鼓里,眼见蛮军凶狠彪悍,自然奋起反击,由此双方打出了真火,杀红了眼睛,打得不可开交。 而轲比能本人更是深陷其不可自拔,原本他应该迅速率部脱离战场,退入北面山道,堵住汉军退路,从而堵死口袋阵的北边缺口?ahref="http://"target="_blank">墒钦蕉房贾笠磺斜闶チ丝刂疲ち现木仍⒚挥械嚼矗焕罾庀碌那啊ⅰ⒑笕繁矶济挥星袄淳人侵苯尤乒乙碚匠。苯油度氲骄妥笠碚匠H绱艘岳矗鸨饶芫哪被目诖笫紫缺惆炎约汉枉庀铝酵虼缶敖チ耍⑶以较菰缴睿跬巡坏簟?br/> 而蹋顿并不知道的是,轲比能联络的鲜卑大军另有图谋,企图坐视蹋顿大军与汉军拼得死去活来,而后坐收渔翁之利?ahref="http://"target="_blank">墒虑榈姆⒄雇耆肓碎鸨饶茏畛醯纳柘耄胩6偎赖奈Ъ呒苹笙嗑锻ィ钪晾迕郧Ю铩K孀耪绞掠萦遥鑫Ъ呒苹凰撼兜钠吡惆寺洌Ъ弑涑烧婢稣剑鸨饶苈柿斓姆俪俨患儆埃吹故呛壕姆蝗淮由砗笊背觯虻寐胧植患埃只世0堋?br/> 这真是伏击别人不成,反被别人打了伏击,好好的口袋阵没有困住汉军,反倒把蹋顿和轲比能等人全都给装进去了。 这他娘的,这也太憋屈了! 策马逃亡的蹋顿,一边打马狂奔一边回头仇视着身陷重围的轲比能,又恼又恨,愤恨不已;再看着身后犹如口袋一样的战场,心无比凄苦,一肚子苦水无人倾诉,加之身上一直流血不止的伤口,当真是身心憔悴,欲哭无泪。 难道这就是汉人所说的报应吗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骁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骁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骁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骁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