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节 唐军第一任品德教官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第一庄第493节 唐军第一任品德教官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姓独孤的,肯定是鲜卑人。 在李元兴的理解之中,这就是北魏某部落的后人了。李二的奶奶就是鲜卑族人,也姓独孤。当然,现在也算是李元兴的奶奶了。 只是这个独孤昭玄是谁,李元兴当真还不知道。 可是从李二与李靖的反应来看,似乎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独孤昭玄,隋上柱国,隋之栋梁。如果不是广为皇位,为自己的私利陷害,大隋或许不会亡!如大唐得这一良臣,大唐大兴!”李二称赞着。 李二嘴的是广,就是指杨广,也只有他可以这样称呼了。 “未必!”李元兴淡淡的说了一句。 李二瞪了李元兴一眼,他是在收服名臣之子,这个高表仁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但绝对能顶上半个房玄齡,这样的人物绝对要收为已用。 高表仁没什么过度强烈的表情,只是将自己刚才打翻的碗重新摆好,将撒在桌上的米饭重新装回碗中。 李元兴无视李二那要杀人的眼神,继续说道:“龙舟,是需要二十四个人,以及一位鼓手配合的游戏,鼓手无能,就象咱们这位表叔杨广,他无视龙舟手的节奏,整个就是一个胡整,龙舟自然就出了问题。” 高表仁捧着碗不动了,他很认真的在听着李元兴的话。 李靖只是微笑,同时示意李二别发作,李元兴的理论听一听没什么坏处。 “好吧,这鼓手就算是换成皇兄。那么就再说这龙舟手,二十四个人,只有一个人发力,就象是那个独孤昭玄,他一个人之力,顶个屁用。龙舟能行动,至少需要六个人出力,其余的人不捣乱,这才可以慢慢前进。” 高表仁这时站了起来:“秦王殿下,某请问一句,为何会有人不出力!” “以大隋而言,大隋的皇位来的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以文帝而言,他这个文帝的称号,就代表着他是一个仁慈的人。他对百姓仁慈,对大臣们也仁慈。问题是,当时有许多大臣也是跟着他一起造反的。所以这些人未必会安下心来作一个臣子,有许多人有野心。比如奴宇文氏!” “好一个奴宇文氏!”高表仁起身一礼。 李二也暗自称赞,李元兴用的这个奴宇文氏实在用的太好了。 宇文氏是北周皇族,但还有一支,原本是家奴的身份,因为有些功劳随着主人一起改姓宇文。而这一支最出名的人物,就是隋末的宇文化及,一个野心勃勃的小人。 “表叔杨广,想当皇帝?ahref="http://"target="_blank">伤挥斜ǎ裁挥形某贾С郑敲醋畛踔С炙娜司褪切┮靶募矣爰叱迹铀次坏哪且惶炜迹妥⒍怂逡丫隽艘话耄绻次恢螅梢愿菀恍热缜肽切┲С终呙呛雀鼍疲谜庑┤税驯耍硕冀怀隼础H缓笳嬲殉⒌娜桓艹迹辽僬庑┠艹疾换嶂С炙墓嗟拿窳Γ么笏迦缤欢氨惶涂樟嘶〉姆孔印!?br/> “秦王殿下看的透彻!” 高表仁再次一礼。 李元兴心说,我有什么看的透彻,后世历史书上关于隋亡的理论有成千上万条,不管是有理没有理,将这些理由总结起来之后,在大唐绝对是行得通的。 “五郎,告诉为兄,这一次在华州你想要什么”李二问道。 别说是李二,就是李靖也不完全明白,李元兴想作什么。 “让那些军士们把自己当个人。” “你还是说些能听懂的吧!”李二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吧!”李元兴将自己的碗推到桌子中间的位置,双手在腿上拍了拍后站了起来:“什么是军魂,这个东西说起来太虚。咱们把这个军魂分解开来,先说第一步,就是军人的荣耀感,就是以当兵为荣。” 李靖点了点头:“好男不当兵!” “大唐的兵就是好男儿,想我在洛阳之时,那些受灾的百姓谁会说一句,这些兵不是好兵呢。因为这些兵救了他们的命,所以这些兵是好兵。但这不够,这连一个开头都不算,只能是一个引子!” “五郎不如说一说,你心中完美的兵!”李二又问道。 李二与李靖都清楚,让李元兴这会去讲太多,自己会越听越乱,不如提问由李元兴回答。 李元兴想了想,原地转了几圈后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当兵的走在路上,百姓们不会去躲,也不会下意识的在逃避。” 高表仁也站了起来:“殿下所说,正如今天之事。兵卒在道德上被百姓认可,百姓就会不怕,有德行的人,就算是手持钢刀也不会让百姓感觉到恐惧。” “没错!”李元兴非常支持这个言论。 李元兴继续说道:“第二,就有些难度了。这需要时间的积累,那就是,好兵如山。如果说,洛阳再一次发生水灾,百姓们看到大唐的军服之时,那怕下一刻就要天崩地裂,可心中却无惧,因为有大唐的士兵可以为他们挡住一切灾难!” 李二与李靖对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 他们不信,因为这个太难,李元兴似乎有一些理想化了。 如果真的能到这种地步,李二作梦都会笑醒,因为这代表着他李唐江山永固。 李元兴则面带微笑的看着高表仁。 李元兴心说,大帝皇帝与大唐兵部尚书都当你是个大大的良臣了,这个问题你应该能够回答上来,否则你就太让本王失望了。 高表仁在思考,李元兴也不催,安静的站在一旁。 过了好一会,高表仁抬起头来:“殿下,某以为这要分三步。第一步是大唐国力的强盛,有了足够强盛的国力才可能有真正的强兵,有百姓安居乐业。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灾难的时候,大唐的士兵会去救灾,而不是自身难保!” “好,继续!” 李二与李靖也在思考着,听到高表仁的话,还是刚才的想法,李元兴太过理想化了,这些东西没有十年二十年,难。 但是,李二还是愿意支持李元兴的,就算是为了后世,为了大唐的万世基业。 “第二步则是百姓待军卒如家人,军卒待百姓如亲长。这个还是建立在刚才说的,军卒必须要有足够的品德才行。也需要足够的时间积累!” “那么,要怎么作呢”李元兴又追问了一句。 高表仁摇了摇头:“某实在想不知道应该怎么作,这就象用竹篮打水总感觉无论怎么作,也会空手而归。似是镜中曰,水中月!” “那你说第三步吧!” 李二打断了两人的对话,问李元兴:“先把刚才的话题说完,为兄知道五郎你一定有些计策。为兄想先听一听!” “臣弟有什么计策,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小事情罢了!” “五郎速说!”李二又催了一句,李元兴无奈这才说道:“其实第二步,可以先从一些小事作起。最容易入手的,是孤老。许多家中子女要么死光,要么都要军中的。到了下雨天,去看看老人的房子是不是漏雨。” 李元兴说到这里,先停了下来,他在观察李二,李靖等人的反应。 李二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下种的时候,去帮帮忙。收获的时候,去帮帮忙。过年过节的时候,去看望一下这些孤老,或者军中的军卒去帮忙写一写家书,念一念家书什么的。总之就象邻居一样,一天两天可能没感觉,甚至还会被排斥,但人心都是肉长的,贵在真诚!” 高表仁很是认同:“殿下高义,以人心换人心,好一句人心都是肉长的。” 李元兴耸了耸肩膀:“当然了,你说这时间长了。老人家有天作了些点心,心想着自己吃不完,那就去军营送些。” 李元兴说的只是一个引子,这些放在后世太普通了。 可放在大唐,却是极不普通的。 李靖又问道:“军营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军营有什么怕被人看到的,就算有,那分成内营与外营就行了。你把门真正的打开,才能打开这军民之间的隔阂。真正把营门打开了,我还就不相信,有多少歼细能在这里看出点什么名堂来。或者说,敢摆在外营的,就是给人看的。当然了,军营也可以设立开放曰,百姓可以参观。” 李二比较支持。 “五郎当初选兵大比的时候,百姓们就很喜欢。” “那么第三步,就可以更完美。某以为,军营在训练之余,帮着开荒种田,就算不种粮食,种些菜。军营之中可以改善些伙食,也可以为百姓增加一些收入。当真正成为一家人的时候,自然亲近了!” 高表仁把自己的第三步修改了。 李元兴却说道:“本身就是一家人,大唐的军士,本身就是大唐百姓的儿子。” “某受教!” “本王需要一个教官,不教武,不教文。只教军士顶天立地之德,只教军士忠君爱国之心,只教军士护卫大唐国土,保护大唐百姓之心。” “教万幸!愿担此职!”高表仁没有丝毫犹豫的就答应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第一庄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第一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