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留下传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诸朝争霸74、留下传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来人,将此奏疏,大声念出来!” 这会的功夫,刘启的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但只有最熟悉他的人才能从那细微的动作中,发现他此时的激动和狂喜。 台阶下,一众文武百官早已停下了所有动作。 待听到皇帝陛下的命令后,更是一个个做出了正襟危坐,洗耳恭听的样子。 “何以王正月?春秋之大一统也!” 才只听了几个字,在座的文官们脸上就勃然色变。 他们中有黄老派的巨头,也有法家的精英,更有儒家的大佬,这短短的几个字,就彷如暮鼓晨钟一般在他们的耳边响起。 往日里许多萦绕在心,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这一刻突然就有了答案。 一个主修春秋的大儒此刻更是泪流满面而不自察,心中不断的呐喊:“这一定是我派大贤才能做出的文章,我当以师待之。” 他心中生出了一种朝圣的感觉,仿佛是看到了诸子重生一般。 武将们虽然有些听不大明白,但仔细一琢磨,奏疏中的内容可不正是他们心中某些想法的真实写照么。 大一统,不仅仅是文化上的统一,更是领主主权的统一。 想要实现这些,可离不开俺们武人。 这是许多武将们心中最朴实的想法。 宫殿之上,小黄门还在继续念诵着奏疏上的内容。 越是听下去,带给朝臣们的冲击就越大。 法家和黄老派的学者们更是露出了痛心疾首的模样,叹息如此至理为何是别人所书。 有反应较快的人已经暗自下定决心,等回去之后就要将这条思想加入到自家学说之中。 一众儒家的大佬们,除了少数几个主修春秋的人外,其余也大多是面如缟丧。 这时候儒家内部的道统之争可比外面的斗争要惨烈许多,失败者是要被从文字和精神上抹除的,这可比单纯的**毁灭要狠上十倍不止。 到最后,众人听着那朗朗之声,心中便只剩下一个疑问: “他是谁?” ??“皇宫里有精修春秋的大学者,大学阀吗?” “还是说,这只是皇帝陛下故作迷阵,实则是皇帝陛下的安排?” “但也说不通啊,此策乃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何须遮遮掩掩。” 朝堂之上,一干大臣们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这个人到底是谁。 法家巨头晁错看了台阶上的皇帝刘启的脸庞一眼,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个荒谬的念头。 这封奏疏该不会是那大皇子刘荣所呈上的吧? 他当即就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但随即就摇了摇头。 这封奏疏上的文学造诣倒在其次,但其中所用到的典故,如果没有几十年如一日钻研春秋一书的人,绝对是写不出来的。 刘荣就算从娘胎里开始学习,时间也不够啊。 此时,重新坐回到龙椅上的刘启面上也露出了纠结之色。 到底要不要将这封奏折的作者公布出去呢? 刘荣那小子呈上这封奏折的用意,他大致能猜到几分,令他在笑骂之余,也对自己的这个长子生出了一抹愧疚之心。 这些年确实对子女们有些疏忽了。 刘启在心中微微感叹了一声,他虽然很早就被立为了太子,但地位却并不稳固。 先帝最宠爱的儿子始终是梁怀王刘揖,还专门派遣第一国士贾谊担任刘揖的太傅,悉心教导。 若非刘揖后来不小心坠马而亡,或许此时坐在这金銮殿之上的就不是自己了吧。 外人很难想象当时的刘启到底承受了多少压力,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更要证明给过世的父皇看。 他要比刘揖更加胜任皇帝这个位置。 刘启忽然环视了周围一圈,这封奏疏经过了这么多的人之手,想要保密几乎是一个笑话。 想到这,他对着身旁的小黄门点了点头。 小黄门当即朗声念道:“皇子荣,奏上。” 哗~ “居然是皇长子,刘荣!” 朝堂之上,所有的文武百官脸上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相互再三确认了几遍,一众大臣才接受了自己并没有听错这个事实。 紧接着,众人的心中就生出了一个很大的疑问。 那刘荣何德何能,竟能写出这般的奏折? 如果换成其他人的话,他们或许早就出声质疑了。 但此事既然涉及到皇长子刘荣,皇帝陛下又认可了,他们要是出声,岂不是在质疑皇帝陛下。 所以,在短暂的喧嚣之后,众大臣默契的闭上了嘴巴。 露出了一副聆听圣训的样子。 左右是老刘家内部的事情,他们就不要插手了。 “皇子刘荣,上奏有功,免闭门思过之刑,另赐金一百,缎十匹。” 功必赏,过必罚,这是老刘家的传统,刘启也不过是遵循了这条规则。 好嘛,连象征性的处罚都没了,那博士官张氏如泉下有知,非气的跳起来不可。 众大臣们对皇帝陛下的这番话还是颇有异议,不是说赏赐太厚,而是道之太薄。 如果此策是出自一个在野的学者之手,凭此献策之功,至少也能混一个秩比二千石的官职当当。 如果此策是出自在场的大臣之手,那么可以说说九卿之位已经在向他招手。 这可一点都不夸张,从长远意义上来说,这是为汉室的合法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往短了说,这也是为朝廷接下来的削藩行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要知道当今朝廷削藩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一是无先例可循,二是无理论可支撑。 所以才会一直折腾到现在,依然没有在朝堂上讨论个清楚。 但如今有了刘荣的这个大一统理论,那就是等于有了最强有力的支撑。 何谓大一统,自然是指疆域、政治、文化上的统一。 谁要是反对大一统,那就是反对所有汉民心底最深处的诉求。 如果宣传得当,此策至少能削弱各大藩国里军队三层以上的士气。 但凡是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申屠嘉、窦婴这等带过兵的老臣眼中,此策甚至能当十万之精兵。 听到下面的议论之声,刘启自然也知道此举有赏罚不公之嫌,但他有自己的考虑,此时实在不宜过于刺激自己的那位胞弟。 “好了,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谁让刘荣是皇帝的儿子呢,刘启既然这么决定了,其余的大臣自然也无话可说。 随着众大臣出宫,此策顿时以惊人的速度传播了开来。 皇子刘荣立刻就成为了无数士子和百姓崇拜的对象。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诸朝争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诸朝争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诸朝争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朝争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