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明争暗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天劫第11章、明争暗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自从李隆基整顿内宫之后,有不少人跌了下去,也有很多人爬了上来。 一代新人换旧人。 有人喜欢有人忧。 那些当红妃嫔悄然落幕,甚至连名字都抹去了,仿佛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从来只见新人笑,世人哪闻旧人哭。 现如今,皇后位置高悬头顶,让后宫佳丽怦然心动,成为群芳努力奋斗的目标。 眼下,当数赵丽妃、武惠妃、刘华妃,三妃最有希望摘得桂冠。 毕竟,后宫妃嫔也有品级制度,妃属于正一品,嫔属于正二品,想要越级提升,难上加难,几无可能。 而武惠妃受到武贤妃连累,似有帮凶之嫌,皇帝故意冷落她,让她自我反省一下,无形中落了下风。 刘华妃是皇长子李琮之母,立为皇后很有道理,朝堂呼声较高。 赵丽妃是皇太子李瑛生母,立后更是合情合理,有很大的希望。 美中不足的是,赵丽妃出身卑微,原是潞州歌女,父亲只是一个乐工。 当年,李隆基出任潞州别驾,在当地见到美丽动人、能歌善舞的赵氏,不禁相当喜爱,便纳为侧室,一直宠爱有加。 后来,赵氏生下了李瑛,是为李隆基次子。 因为皇长子李琮在一次狩猎时,被豽伤及面部破相,有损皇家威严,不宜立为太子。 于是,开元三年正月,册立次子李瑛为皇太子。 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六宫不可一日无主。 近期,朝堂上正在讨论立后之事,各个政党派系意见不一,后宫三妃各有支持者。 赵丽妃自不需说,太子生母,母凭子贵,朝中支持者最多。 刘华妃生了三个皇子,还有一位是大皇子,帝王之家长者为尊,也有不少支持者。 武惠妃出身高贵,目前是最得圣宠的妃子,那些善于揣摩圣意的王公大臣,正在不留余力的支持她。 甚至还有一些大臣支持杨贵嫔、皇甫德仪、郭顺仪、韦淑仪等,她们娘家有权有势,也想努力争取一下。 毕竟,嫔立皇后,曾有先例,当年武媚娘也是从一个昭仪,一跃变成皇后,甚至还成为一代女皇…… 这是一场权利游戏,各方势力都在明争暗斗。 皇帝犹豫不决,立后兹事体大,不可操之过急,只好从长计议。 这一日,宦官孙六散朝之后,来到上阳宫春华殿通风报信。 “赵丽妃,好消息啊!陛下今日上朝,大臣们又在议论立后,有很多人支持你,若无意外发生,你可能会荣升为皇后。” “小六子,真的吗?” 赵丽妃欣喜若狂,内心激动不已,仔细问了一下朝堂上议论情况。 果真如此,得到半数大臣支持,随即重赏宦官孙六。 赵丽妃得到消息之后,越发注重仪容仪表,要成为六宫表率,时刻关注朝堂情况,要父兄拉拢权臣,务必鼎力支持。 她心知肚明,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出现半点差池。 一旦成为皇后,辅助儿子登基,那就万无一失了,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武惠妃闷闷不乐,最近诸事不顺,心里愁绪万千。 姐姐死于非命,陛下对她冷淡,封后机会渺茫,就连新生的小女儿,也要跟她作对,见到她就哭哭唧唧,从不发一个笑脸,好像上辈子欠她似的。 然则,封后机会千载难逢,为了儿子,为了自己,她绝对不能放弃,这是姐姐用命换来的机会。 “哼!那些贱人害死我和姐姐三个孩儿,当然不会放过她们。” 武氏姊妹前面生了两儿一女,九皇子李一、十五皇子李敏、上仙公主,全部都夭折了,死得莫名其妙,肯定是别人暗害了。 只因为,武则天当政期间,不但血洗了李唐皇族,还加害了不少忠臣士族,从而结下了无数仇敌,绝对不想武氏后人再夺江山。 正因如此,武贤妃和武惠妃早年生的几个儿女,全部都不明不白的被人弄死了。 内宫黑暗,超乎想象。 导致武惠妃后面生的儿子,都不敢放在皇宫里了,如今寄养在宁王李宪府宅,另外还请人严加防范,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又听到儿子有什么噩耗。 这些年来,虽然还没查到幕后凶手,可是显而易见,皇后与几位妃嫔嫌疑最大。 武贤妃失去儿女,自然痛不欲生,所以才会展开报复行动,最后与几名后妃同归于尽。 其实,眼下这个局面,武贤妃早就料到了,故意不让两位妹妹参与进来,让武惠妃趁机争取皇后之位。 自从武则天死了之后,武氏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千万不能倒台,否则九族遭殃,万劫不复。 这场宫斗,蓄谋已久! 武贤妃舍身取义,一个人带走了王皇后、董贵妃、钱德妃、杨淑妃,还有几位嫔妇,一石九鸟,玉石俱焚,给两位妹妹创造出一个绝佳的上位机会。 果不其然,武氏姐妹成为最大赢家,一个成为武惠妃,一个成为武贤仪,大小武妃并立后宫。 可是,她们处境堪忧,周围都是敌人,要时刻保持警惕。 武惠妃望着窗外,默默沉思良久。 如果让赵丽妃那个阴险贱人当上皇后,还有一个当皇太子的儿子,那自己再也翻不了身了。 一个卑微倡伎,岂能掌管六宫? 武惠妃忽然眼睛一亮,想到一个好主意。 “摆驾佛光寺,吾要去还愿。” 当年,武则天篡位之后,为了从根本上打压李唐皇族,不仅迫害了成千上万皇族子嗣、忠臣老将,还自称为弥勒佛转世,自封‘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无限拔高佛教地位,编造《大云经》颁行于天下,只为抑制李唐皇族尊崇的道教。 中土佛教迅速崛起,在全国各地新建大云寺,和尚尼姑数量快速增长,许多富家子弟挂名充数,极力逃避税收徭役,肆无忌惮兼并土地,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 几年之后,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信徒遍布全国各地,僧人尼姑不计其数,佛教成为国教,中土成为佛国。 佛教为了给武则天庆贺寿诞,建议于洛阳紫薇城中心,为她建造一座金身佛像,名曰‘通天浮屠’,高达九百尺,鼻如千斛船,夹纻以漆之,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成为历史之最。 通天浮屠耗费了无数人力财力,后来被人纵火焚烧,武则天下诏重建更大的佛像,名曰‘天堂’,高耸入云,可惜建成不久后,又被大火烧毁了。 于是惠能大师说:“不是庙宇,佛像难以立足。” 武则天恍然大悟,遂于天堂原址建‘佛光寺’,内供一座与她面貌相似的弥勒佛像,一直保留下来,成为洛阳皇宫内寺庙。 由于武则天刻意打压道教,烧毁许多道教经典,篡改道教文化信仰,将许多道教神仙编入佛门,如:元始天尊成为了过去佛、普贤真人成为普贤菩萨、慈航真人成为观音菩萨…… 引得道教神仙不满,故而降下天劫,一场神龙政变,将她打回原形,最后凄惨落幕。 李隆基继位之后,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实施抑佛尊道的政策。 开元初年,下旨在全国拆掉很多寺庙,收回大片土地,毁掉京城内许多佛像,大量削减佛教徒数量,使全国各地还俗的僧人尼姑,达到了数十万之众。 不仅如此,禁止再建新的寺庙,禁止铸造金身佛像,禁止传抄经书,禁止官员与僧尼接触交流,使得佛教大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此举,惹得西方佛国非常不满,于是陆续派来三位佛法无边的神僧,名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大师,合称开元三大士,只为振兴中土佛教。 从而拉开了佛道之争的序幕,也是大唐天劫的起因。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天劫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天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天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天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