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京军提督仇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第一莽夫第330章 京军提督仇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中山侯失势。

消息如同飓风一般席卷整个京师。

原本门庭若市的中山侯府,此刻却是异常冷清。

世态炎凉,不过如此。

汤昊也难得闲了下来,有时间陪伴妻儿。

张静姝逗弄一阵孩子后,若有所思地笑道:“夫君最近空闲时间倒是多了不少。”

“那可不,麻烦事情都丢出去了,也是时候歇息会儿。”汤昊笑呵呵地回答道,伸出手指挑衅着襁褓中的小家伙。

小汤拓好像真是来找汤昊追债的,只要一见到这张父亲的面孔,顿时就小嘴一撇,作势要哭。

张静姝急忙伸手拍掉了汤昊手指,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说起来,祖父身子骨愈发不好了,近些日子还大病了一场。”

汤昊闻言一阵沉默。

这就好比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将,突然间解甲归田之后,就会变得无所事事,整个人都没了精气神,找不到什么事情可做,最后结果就是身体暗疾爆发,然后一命呜呼。

张辅就是如此。

先前武将勋贵日益倾颓,他这位武勋之首不得不硬撑着,想方设法地维护武勋利益,甚至还从九边军镇筛选出将种,不惜一切代价地扶持其上位,好接替他成为武勋领袖,确保武勋集团的利润。

直到汤昊横空出世,强势率领武勋崛起,张懋这位五朝元老也渐渐失去了地位,最后选择将所有权势全部让渡给汤昊。

张懋这位五朝元老,时间不多了啊!

“下午去看看祖父吧!”

汤昊叹了口气。

张懋可是硕果仅存的五朝元老。

他若是离世,那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了。

这是大明王朝的正德时代,一個属于汤昊和皇帝朱厚照的时代!

正当这个时候,门房赶来禀报。

“侯爷,咸宁侯求见!”

“请到书房!”

眼见有客到,张静姝识趣地抱着孩子离开了。

等汤昊到了书房,仇钺立刻起身行礼,满脸惶恐不安。

“侯爷,末将当真没有任何夺权的心思,还请侯爷明鉴!”

就在今日,朝廷廷推京军提督的人选,毕竟中山侯被褫夺了兵权,那么京军提督一职就空了出来,这对某些人来说可是大好机会。

所以在各方势力的请求之下,朝廷立刻进行了廷推。

文臣缙绅推举之人,正是兵部侍郎熊绣。

这位也是老熟人了,以前还是李东阳和刘大夏的党羽,只是在刘大夏致仕之后,就一直老实安分,并没被皇帝清算。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朱厚照对熊绣感观不佳,自然不可能让他提督京军。

这其实只是文臣缙绅的一次尝试。

毕竟京军兵权就是武勋的根基命脉所在!

以往京军团营由兵部尚书或兵部侍郎提督,也就意味着文臣缙绅掌控了京军兵权。

后中山侯汤昊横空出世,从文臣缙绅手中夺走了这京军兵权,借助这些骁勇善战的京军战兵,中山侯也扶持起了一大批武勋,甚至直接重建了五军都督府。

好不容易等到中山侯汤昊失势,文臣缙绅哪里会错过这大好机会,反正试探一下皇帝陛下的态度,又不会影响到什么。

然而兵部尚书杨一清举荐之人,却是咸宁侯仇钺。

这位出身九边军镇的边将,本身就熟知军务,而且智勇双全,由他接替汤昊执掌京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杨一清这是举贤不避嫌,一心为了大明。

而武将勋贵推举之人,则是中山王徐达后裔、江夏伯徐天赐了。

先前中山侯多次离京,都是徐天赐暂时接掌京军,而且此子老成持重性情沉稳,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可惜那夜京师动荡之中,徐天赐还是冲动了一把,跟随汤木等人悍然哗变,因此也失去了执掌京军的资格,汤木、安国等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三方势力推举的三个人选,两个早就被毙掉了,就只剩下了咸宁侯仇钺。

要爵位有爵位,要军功有军功,要武略有武略,谁都挑不出来什么毛病,于是仇钺就被廷推为了第二任京军提督。

结果仇钺得知消息后,非但没有半分高兴,而是感到无尽惶恐,立刻就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求见中山侯汤昊。

没办法,仇钺不想因此得罪了中山侯。

一方面,仇钺对汤昊本身就十分敬重,认为他可以带给大明将士更好的前程;另一方面,仇钺又不蠢,他当然明白自己根本就无法调动京军,汤木、安国这些京军战将也压根就不会服他!

所以这所谓的第二任京军提督,其实就是个空架子罢了,任何人都无法撼动中山侯汤昊在京军中的地位,包括他仇钺自己也同样不行。

因此,仇钺迅速摆正了自己的地位,第一时间赶来了中山侯府。

汤昊见他这副惶恐不安的模样,忍不住哑然失笑。

“紧张什么?”

“这是眼下最好的结果。”

“既可打消皇帝陛下对我等的忌惮猜疑之心,也可免得那些文臣缙绅继续叫嚣。”

汤昊轻笑道:“京军战兵的操练自成体系,你不用怎么操心,他们自己会按时进行。”

“至于汤木、安国等人,他们也会渐渐离开京军战兵,出去独当一面了,或是镇守九边军镇,或是出海镇守倭国!”

仇钺陷入了沉思,随后看向了汤昊。

“侯爷,我们什么时候……出兵北虏?”

汤昊闻言眸光一动,随后摇了摇头。

“现在还不是时候!”

“想要出兵北虏,前提在于辽东!”

“辽东?”仇钺眉头一皱,“辽东局势并不太平,蛮夷劫掠袭扰越来越严重了。”

“没错,就是辽东!”

汤昊取出了一副堪舆图,将辽东给圈了出来。

“我们想要出兵北虏,前提是确保后方无虞,否则就会有腹背受敌的风险。”

“所以辽东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等到倭国铁矿消化完毕之后,生产出来的火器将会优先配备给辽东将士。”

“完成了军备革新,将士们战斗力提升上来了,那解决掉这些辽东蛮夷就不是问题!”

辽东!

仇钺点了点头,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随即二人交流了一番,大致敲定了京军一事,仇钺这才放心地离去。

只要汤侯支持他仇钺做这个京军提督,那仇钺心里面就有底气了,不至于被彻底架空。

仇钺放心地走了,汤昊却是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目光一直紧盯着辽东之地。

提及辽东,就不得不提及成化帝的武功,成化犁庭!

“犁庭”,就是形容这次战况的惨烈,就像整个土地被犁过一样彻底,所谓“犁庭扫穴”,不过如此。

自正统初年,建州女真聚居在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以后,与大明王朝关系不断密切,但自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之后,大明国威受挫,边事大坏,异族蛮夷全都看出了这个强盛王朝的疲软无力,建州女真李满住、董山等女真首领开始“乘间窃掠边境,辽东为之困弊”。

辽东苦寒,无所产出,建州三卫人众生活困顿,即使开设了互市,还是穷得不像样。

为了部落生存下去,还能咋办呢?

只有去抢了,可是去哪抢呢?

北面有死敌野人女真,比建州女真更穷!

西面是比女真更狠的蒙古,比建州女真更能打!

那就只有南面的大明了,既富裕又比蒙古人好抢,就像几百年后努尔哈赤所做的那样。

于是建州女真纠合其他部族,年年犯境,先后杀掠边民数万,抢夺的财物不计其数,甚至大明都指挥史邓佐还在交战中中伏阵亡。

这一次,大明真的忍不了了。

成化三年,宪宗朱见深下令进剿建州女真,下达的命令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朝廷任命大将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建州女真,同时朱见深又命令当时的藩属国朝鲜派出军队,全力配合明军进剿。

经过一个月的围剿,明军斩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李满柱和他的儿子被朝鲜军队斩杀,另外一个首领董山(建州右卫首领,努尔哈赤的五世祖)也被明军设计抓获,在押送途中董山试图逃脱被杀。

“强壮就戮,老稚尽俘,若土崩而火灭,犹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猪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旬日之内,虏境以之萧条。”

建州女真元气大伤,夹起尾巴,十年不敢犯境。

结果十年后,逐渐恢复实力的建州女真又不安分起来,联合海西女真,不断入寇辽东,辽东巡抚陈钺反击,获得小胜。

然后大明朝廷得出了一个结论:上次没打够,必须进剿,狠狠的进剿。

成化十五年十月,朱见深再次下令,由汪直监督军务,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巡抚陈钺参赞军务,统帅大军,征剿建州。

“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

自此以后,直至努尔哈赤的崛起,近百年时间,辽东女真族各部再不敢挑衅明朝廷,这便是“成化犁庭”。

建州野猪皮遇到了成化帝这个鹰派,结果就是险些被杀得亡族灭种。

可惜明军未尽全力,不然日后就不会再有那满清朝廷了。

汤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寻到了杨廷和。

“你要辽东方面的奏章做甚?”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第一莽夫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第一莽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第一莽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