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牝鸡司晨,必致灾祸!(求订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秦国相第一百七十章 牝鸡司晨,必致灾祸!(求订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公子高有些恍惚。\n\n他们的眼中依旧充满着不可置信。\n\n良久。\n\n公子高压下心中的惊骇,开口道:“先生所言当真?”\n\n“大秦军功爵制真会改变?”\n\n非是他们不信。\n\n只是大秦军功爵制推行了上百年,早已深入人心,陡然听到要变,一时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甚至是感到了几分心惊。\n\n嵇恒轻笑一声,很肯定的道:“当然。”\n\n“军功爵制是一个好制度。”\n\n“但就目前而言,靠军功进行人才筛选,这种情况已不合时宜了。”\n\n“目前虽还能运转,但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支撑不了太久了,而今的确没有表现出来,但总有爆发的一天。”\n\n“变化是必然的。”\n\n“只是如何变却需有一定的考究。”\n\n嵇恒稍显停顿。\n\n他其实思考过军功爵制后续的情况,只是大秦的情况比较复杂,不仅要兼顾老秦人的情绪,还要给予关东民众上升空间,总体而言,想全盘改变并不容易,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各方不满。\n\n必须慎之又慎。\n\n公子高微微颔首。\n\n他对此倒是颇为认可。\n\n军功爵制的确不好变动,当初立国时,始皇就曾问计百官,但满朝大臣无一人敢吭声。\n\n为何?\n\n就是军功爵制牵扯太大了。\n\n哪怕是当时的丞相王绾、隗壮都不敢冒然吱声。\n\n其中难度可想而知。\n\n“那先生认为当如何变?”公子高好奇的问道。\n\n他还是很好奇嵇恒的想法的。\n\n嵇恒的想法比较别树一帜,跟其他人跫然不同,也相对天马行空。\n\n它山之石可以攻玉。\n\n嵇恒的一些观点,其实很有启发性。\n\n嵇恒眼皮微微一耷,脸上露出一抹凝色,摇了摇头道:“我并不敢轻易断言。”\n\n“但我知晓,军功爵制想改变,定然要兑现之前的承诺。”\n\n“没有赢得上百万将士之心,又谈何去做改变?”\n\n“而且改变必须让秦人信服。”\n\n“不过.”\n\n“到时秦廷顾及的就非只是老秦人了。”\n\n“而是天下万民。”\n\n“但大秦的现状,你们应当也知晓,寸步难行,稍微一些动作,就可能引起各方动荡,就算是朝廷这段时间,也相对都沉稳不少,大秦目下的国力并不支持这般大动,然有些事是必须要去做的。”\n\n“若是始皇在时都不去做,大秦的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等,面临的阻力只会更大。”\n\n“在我看来。”\n\n“始皇一定会出手的。”\n\n闻言。\n\n公子高微微颔首。\n\n他也觉得,若是军功爵制要解决,定然是始皇出手。\n\n他问道:“那为何要降低入学条件呢?”\n\n“这对朝廷的负担岂不很重?”\n\n嵇恒轻笑一声,淡淡道:“负担的确会有,但这本就是朝廷该付出的。”\n\n“另则。”\n\n“这同样是给朝廷争取了时间。”\n\n“毕竟每个有爵者家中不一定刚好有总角之龄的孩提,所以一定程度上,朝廷对有爵者的功赏,会拉长到一定时间段内。”\n\n“并不会一窝蜂的去儒学。”\n\n“而且上学对朝廷而言,的确就是最简单的。”\n\n“诚然。”\n\n“这种奖赏并不直观。”\n\n“在朝廷大臣眼中,可能并不值得。”\n\n“但上层的环境跟底层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底层有爵者最质朴的想法,便是让自家孩子能出人头地,而想要真正的出人头地,无可避免的要解决一件事。”\n\n“便是识字!”\n\n“当官府承诺,近乎半免准许他们子弟入学时,这对他们的诱惑不可谓不大。”\n\n“有爵者大多数都会同意的。”\n\n“永远不要低估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待。”\n\n“天下看似承平,但徭役很重,各家聚少离多,因而真正适龄的学子并不会很多,加之朝廷并不是承诺,让他们进入学室,只是教他们最为基础的识文断字,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支出无疑会大幅锐减。”\n\n“而且时间也会不断拉长。”\n\n“将原本堆积在朝廷身上,甚至是已经无法兑现的承诺,一下子拉伸到几年内,甚至十几年去对兑现。”\n\n“这对朝廷而言,压力可谓骤减。”\n\n闻言。\n\n公子高若有所思。\n\n他已明白了嵇恒的心思。\n\n就是将本该赏赐给有爵者的钱财、田地,换成入学资格,借着身为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盼,继而给朝廷减负,而且因为朝廷规定了适合上学的年龄,因而朝廷本该承受的压力,还会得到不小的分散。\n\n总体而言,利大于弊。\n\n公子高点头道:“先生之见,我已明了。”\n\n“的确为一道良策。”\n\n“我等谢过先生为国出策。”\n\n公子高朝嵇恒恭敬的行了一礼。\n\n公子将闾几人也跟着行了一礼。\n\n嵇恒淡淡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n\n他同样是有自己的心思。\n\n只算相辅相成。\n\n他道:“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n\n“大秦想要真正坐稳天下,定然要取信于民,就如当年商君徙木立信一般,重新赢得黔首信任,只不过这些年大秦要做的事很多,加之的确有些承受不住,所以并没有兑现的想法,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n\n“或许朝臣中有人认为,朝廷可置之不理。”\n\n“这也能为朝廷节省很多钱粮。”\n\n“然此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得不偿失。”\n\n“另外。”\n\n“大秦以法立国。”\n\n“想真正的秦法落实下去,就必须要将法推广出去,仅靠宣传律法的法官根本不够,必须从其他方面着手。”\n\n“下沉教育便是其中之一。”\n\n“过去因为教育的成本高昂,朝廷根本无暇去触及。”\n\n“这才让儒家渐渐得势。”\n\n“若是我的建议得行,大秦将教育下沉,无疑会挤压儒家的环境,将儒家的一些迂腐思想,彻底从底层抛弃掉,也利于日后大秦律法的进一步推广,毕竟教材对人的潜移默化,比世人想象来的要深。”\n\n“正因为此。”\n\n“我都坚定认为朝廷会这样做的。”\n\n嵇恒语气很坚定。\n\n公子高也面露肃然之色。\n\n他其实对朝政理解不多,但多少还是有些了解。\n\n也知晓朝廷面临的严峻形势。\n\n若是真能借此平息底层民众的不满,对大秦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事。\n\n随即。\n\n他似想到了什么,开口道:“近段时间城中沸沸扬扬的盐铁之事,先生可有听闻?”\n\n嵇恒眼中露出一抹异色,笑着道:“自是有所耳闻。”\n\n“不过问题不大。”\n\n“哦?”公子高面露异色,他紧紧的看了嵇恒几眼,似想到了什么,苦笑道:“原来先生有所出手,怪不得兄长这段时间这般气定神闲,有先生出手相助,关中的盐铁危机应当无碍。”\n\n公子高跟嵇恒又简单聊了几句,便直接起身告辞了。\n\n既得到获得爵位的方法,他们自要倾力尝试。\n\n他们本就没有多少选择。\n\n与其将命运交给他人喜好,还不如将自己的命运抓到手中,至少曾经尝试过。\n\n哒哒的马蹄声再次响起。\n\n院中。\n\n胡亥并没有跟着离开。\n\n他前面一直在一旁旁听,听得也实在是无趣。\n\n后面自顾自的在院中闲逛起来。\n\n等公子高等人彻底走远,胡亥才后知后觉的走过来,他转过身,看了看已经关闭的屋门,眼中露出一抹警惕,他拿着凉席,朝嵇恒近前挪了挪,开口道:“嵇恒,这次盐铁之事,当真是出自你手?”\n\n嵇恒蹙眉。\n\n他平静的道:“并未参与太多,只是有所提醒。”\n\n胡亥眼中露出一抹不悦,埋怨道:“嵇恒,你这就有点不地道了,分明是我发现的,为何你现在跟大兄走在一起了?”\n\n他对嵇恒的做法很不满。\n\n当初若非他慧眼识珠,嵇恒当时可能就死了,哪有现在的风光?结果嵇恒非但没怎么帮自己,反倒一直在帮大兄做事,这让他心中很有情绪。\n\n嵇恒眉头微皱。\n\n他冷声道:“无关乎帮谁,我只是一说故事的人,并不牵涉其中。”\n\n“你说谎。”胡亥猛的拍案,对嵇恒怒目而视,他冷声道:“你这分明就是狡辩,你哪没有牵涉?兄长这大半年的变化,就算是宫中的侍女都有所听闻了,这难道不是你的功劳?”\n\n“你口上说着不牵涉,其实根本就没做到。”\n\n“你一直在帮大兄!”\n\n嵇恒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n\n他道:“的确是这样。”\n\n“但我的规矩很早便定下了。”\n\n“一两故事一两酒,扶苏给了足够的酒,我就给他讲足够多故事。”\n\n“这未尝算得上是偏颇。”\n\n胡亥冷哼一声,对这个解释根本不认可。\n\n在他眼中。\n\n嵇恒分明一直在帮大兄。\n\n若非嵇恒相助,大兄岂能在朝廷声望日渐浓厚?\n\n这次盐铁之事,起初大兄将奏疏呈上时,更是引得了朝廷反对,但最终父皇依旧力排众议,放手让大兄去施为,这未尝不是嵇恒在暗中出谋划策,不然父皇岂会让大兄做这么冒险的举动?\n\n“你这就是在狡辩。”胡亥愤怒道:“你就是在帮大兄。”\n\n“你从一开始就偏向了大兄。”\n\n“是不是?!”\n\n胡亥高声质问着。\n\n嵇恒沉默。\n\n胡亥冷笑一声,漠然道:“因为大兄在你心中是公认的储君,是大秦二世皇帝的不二人选,所以你才这么尽心尽力的帮助大兄,你跟那些朝臣一样,都是些趋炎附势之徒。”\n\n“枉我在狱中那么信任你。”\n\n“你就这么对我?”\n\n胡亥越说越来劲,此时更指着嵇恒叫骂。\n\n显然已愤怒到了极点。\n\n嵇恒面色如常。\n\n并未因此感到愤怒。\n\n只是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胡亥,似乎对胡亥的发难充满好奇。\n\n等胡亥的骂声渐渐落下。\n\n嵇恒才缓缓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身躯,揶揄道:“这番话是赵高让你说的吧?”\n\n闻言。\n\n胡亥瞳孔猛的一缩,仿佛是什么心事被拆穿,脸色下意识一红,连忙否认道:“这跟赵高有什么关系?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你就是偏向大兄。”\n\n嵇恒轻笑一声,淡淡道:“是也好,不是也罢,对我并无影响。”\n\n“你之所以有这么大情绪,只是认为我不公罢了。”\n\n“准备说”\n\n“你跟你的其他兄长不一样。”\n\n“你对皇位还有觊觎之心,眼见扶苏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你有些慌了,所以才试图对我施压,让我不要再对扶苏开口。”\n\n“非是我轻视你。”\n\n“以你的心性跟城府,你不会主动做这些事的。”\n\n胡亥面色一滞。\n\n随即眼中露出一抹恼怒。\n\n嵇恒这话不就是说他没脑子吗?\n\n“嵇恒,你这有点羞辱人了。”胡亥不满道。\n\n嵇恒笑容一收,轻叹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n\n“你只见到了风光,却并没有见到背地的辛劳,始皇之体魄,你是知晓的,然这些年下来,早已被摧残的不成样子,你自认自己能承受得住没日没夜处理奏疏的折磨吗?”\n\n“你也真承受得住担负天下的重压吗?”\n\n“我”胡亥语噎。\n\n他在脑海想了想,不知该怎么开口。\n\n嵇恒看向胡亥,轻言道:“你过去为始皇偏爱,自来就养尊处优,也几乎没有面临过挫折,但凡有事,有赵高在一旁出谋划策,也几乎不会引起始皇不满,所以你骨子里是带着一股傲气的,一股轻蔑的。”\n\n“但事实当真如此?”\n\n嵇恒嗤笑一声,漠然道:“从来就不是。”\n\n“你只见到了当皇帝的风光,却没有想过当皇帝后的情况,你吃不了那个苦的,也承受不住那样的压力,以你的跳脱个性,最终只会讲权柄假以他人,但你跟扶苏不一样,你在朝中是没有多少自己的势力的。”\n\n“唯一能相信的只有赵高。”\n\n“但内政跟外政其实是不一样的。”\n\n“赵高过去鲜少接触国家大政,顶多就跑腿传信,日常多为揣测上意,让他自己拿主意,他是拿不出来的。”\n\n“牝(pìn)鸡司晨,必致灾祸。”\n\n“另外。”\n\n“我曾跟扶苏说过。”\n\n“不要偏信更不用亲信,要有自己的思考想法。”\n\n“你显然没有做到。”\n\n“我的屋舍就在这,并不限制任何人来,只是相较扶苏,你来的较少罢了,这又岂能怪在我的头上?”嵇恒摇摇头,迈步回到了室内。\n\n今天去交钥匙去了,昨天说的,直接啪啪打脸了。\n\n八点码字,码着码着睡着了。\n\n尬。\n\n万更欠十九天。\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秦国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秦国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秦国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国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