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们可知罪?!(求订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秦国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们可知罪?!(求订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盐铁缺失之事在城中传的沸沸扬扬。\n\n而各大商贾家却安静若死。\n\n两者宛若两个世界。\n\n接连数日。\n\n官府一直在出手。\n\n每个商贾家都有近七八人被带走。\n\n此事也渐渐在城中传开。\n\n只是相对盐铁缺失,关心的人并不多。\n\n冯氏家宅。\n\n冯栋独自一人坐在院中。\n\n这几日,他重新审视了一番,自己的所为,渐渐明悟了一些道理。\n\n自己有些太贪心了。\n\n若是不贪,就这么安分守己的经商,或许根本不会遭此劫难。\n\n但他想又想,最终摇了摇头。\n\n财帛动人心。\n\n他是商人,商人逐利,天经地义。\n\n他又真有何错?\n\n若真论自己的过错,只是过去得利太多,一下又被官府抢掠,心态直接失衡了,最终恶向胆边生,生出了算计官府的想法。\n\n但他们是商人。\n\n商人哪有能力跟官府抗衡?\n\n只是过去的顺风顺水,让他们迷失了自己,也渐渐看不清自己身份。\n\n最终一步踏错。\n\n落得了众叛亲离的下场。\n\n冯栋叹息一声,望着嫩绿枝头,不禁摇了摇头。\n\n他低声道:“官府眼下恐已查出一些情况了,只怕过不了几天,就会对我们问罪了,我冯氏飘零这么多年,也曾经过不少大起大落,但最终都平安度过,也始终顽强的屹立于世,我过去更是对此引以为傲。”\n\n“然到头来,冯氏却要毁于我手。”\n\n“当真讽刺啊!”\n\n冯栋嗤笑一声,眼神更显落寞\n\n这时。\n\n外面传来脚步声。\n\n冯振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明显的怒气。\n\n冯栋道:“族中又发生什么了?”\n\n冯振面露愠色,压着心头怒火,道:“父亲,从昨日开始,族中谣言风行,而在昨晚更是有不少族人逃亡,今日族中的谣言更甚,有人说我冯氏得罪了长公子,长公子要将冯氏灭族。”\n\n“其中还有不少谣言矛头直指父亲您。”\n\n“真是一群白眼狼。”\n\n“枉父亲平日那么优待他们,结果一遇事,便落井下石,更将一切问题推到父亲身上,真是气煞我也。”\n\n冯栋眉头一皱。\n\n最终,他轻笑一声,道:“走了也好,也算为冯氏留了香火。”\n\n“父亲。”冯振有些急了。\n\n冯栋抬了抬手,开口道:“这几日族中情况你都看到了,已不止是人心惶惶了,随着冯文冯武等人被官府带走,还数日未归,加之其他家族不时传来消息,怀县那边听闻也有了眉目,他们有所恐慌是可以理解的。”\n\n“眼下越来越多迹象表明,怀县沉船跟我们有关。”\n\n“他们又岂能不惧?”\n\n“但这也不是忘恩负义的理由。”冯振依旧一脸怒色。\n\n“那你能指望他们做什么呢?”冯栋反问道:“指望官府会手下留情?还是指望他们能改变官府主意?都不行的,逃亡就是最好的结果,而且官府也不是没有阻拦吗?”\n\n“这便足以证明官府对此是默许的。”\n\n冯振目光阴冷道:“官府未必有好心,只怕是想借机问出那些‘盐铁’的下落。”\n\n“即便如此,又为之奈何?”冯栋慨然道:“就算这一切都是官府所为,但族中情况如此,又能怨谁呢?”\n\n“目下情况渐渐明晰。”\n\n“官府抓了太多人了,人越多,事情越容易暴露。”\n\n“事情恐已瞒不住了。”\n\n“官府这次将我们算计的死死的。”\n\n“根本不给任何机会。”\n\n冯振冷声道:“父亲,我们手中毕竟还持有盐铁,若是官府真赶尽杀绝,我们未必不能跟官府鱼死网破,而且城中盐铁缺失之事,早已传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上面再浇一把油。”\n\n“我冯氏不好过,官府也休想好!”\n\n冯栋想了想。\n\n最终摇了摇头,道:“没用的。”\n\n“我虽不知官府的具体意图,但官府这几日从头到尾都没理会过盐铁,还任由事态扩大,只怕早就做好了万全之策,而今除非是挑唆黔首起来反叛,不然恐都难以撼动官府分毫。”\n\n“官府这次是有备而来。”\n\n“甚至.”\n\n“我感觉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局。”\n\n“一场算计商贾的局!”\n\n“只是我们最终还是因贪心掉了进去。”\n\n“而今大势已去,就不用再去白费力气了,也不要再去折腾了。”\n\n“没有多少意义。”\n\n“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n\n“等官府将此事查清楚,然后将我等治罪。”\n\n“父亲,难道我们现在就只能等死?”冯振满脸不甘,咬牙切齿道:“官府那边绝对没有那么多盐铁的,只要我们孤注一掷,跟其他盐商铁商合谋,未必不能致使更大祸端,到时官府恐也会陷入疲于奔命。”\n\n冯栋沉默。\n\n他深深的看着冯振,轻叹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则伤。”\n\n“商贾之间是以利相交。”\n\n“而今利已尽。”\n\n“再想将他们拧合在一起,已几乎不可能了。”\n\n“当日在内史府时,众人就已颇有微词,再让他们去搏命,谁都不会同意的,只怕没等最终出手,我们就被告于官府了。”\n\n“他们眼下也没有活路了。”冯振不死心道。\n\n“有。”冯栋摇摇头,道:“这就是布局者的精妙之处,处处将我等商贾往绝路上逼,但背地又一直给了条退路,上一次是这样,这次同样如此,上次的退路是各家过去积累的钱粮,这次是‘灭亲’。”\n\n“只要狠得下心,就始终有退路。”\n\n“在有退路的情况下,尤其面对这么高压的官府,没几个人真会去搏命闹事。”\n\n“绝了这个心思吧。”\n\n“做不到的。”\n\n冯振双拳紧握,脸色无比难看。\n\n心中更是无比憋屈。\n\n他有种劲儿不知该向何处使的难受。\n\n冯栋倒是看开不少。\n\n他开口道:“这几日辛苦你了。”\n\n“下去休息一下吧。”\n\n“族中那些想跑的想逃的就随他们去吧。”\n\n“人少倒显清静。”\n\n冯振脸色变了变,颓然叹气一声。\n\n三日后。\n\n晌午时分,天气清明。\n\n原本数百名族人的冯氏,而今家宅中只有不到百人。\n\n诺大的家宅顿显空寂。\n\n这时。\n\n屋外响起阵阵脚步声。\n\n在隶臣不安的惊叫声中,数名头戴獬豸冠的官吏,踏进到冯氏家宅。\n\n冯家众人连忙前来恭迎。\n\n为首的官吏扫了眼人口凋零的冯氏,眼中露出一抹冷漠跟不屑,冷声道:“奉长公子之命,特来请冯栋老家长、冯振家长,前去咸阳狱衙,接受官府对怀县沉船一案的审讯,两位家长请吧。”\n\n说完。\n\n几人侧身让出了道路。\n\n冯栋跟冯振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一抹凝重。\n\n也有着几分释然。\n\n这几日对他们实在难熬了一些。\n\n两人朝官差一拱手,迈步走出了家宅,只是在走出家宅后,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家宅,仿佛在做最后的告别,而后才不舍的朝前走去。\n\n没多久。\n\n两人被带到了咸阳狱衙。\n\n在狱衙的大堂前,摆放着一面铜镜。\n\n镜面并没有那么光滑,只是略微能映出人脸。\n\n冯栋站在铜镜前,看起镜面中的自己,这才十天不到,自己就已没了之前的精气神,一下子仿佛老了数年。\n\n“明镜照身,黑恶彰显。”\n\n四周有狱吏高声的念了一句。\n\n在一番简单搜身之后,两人被带到了狱衙内。\n\n两人进到其中。\n\n堂内早有其他商贾到场。\n\n众人对视一眼,眼中充满着忧虑。\n\n而在五名铁商、六名盐商竟皆到场后,堂外的狱掾长喊一声:“长公子到-”\n\n在众人竟皆俯身行礼时,扶苏信步进到了大堂,廷尉蒙毅、少府杜赫、御史张苍紧跟着进到了殿内。\n\n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扶苏并未坐在主座,而是坐在了次席。\n\n这一幕。\n\n不仅众商贾一惊。\n\n就连跟着出场的蒙毅杜赫都心中一惊。\n\n扶苏看着四周不安神色,轻笑一声,淡淡道:“我的确负责怀县沉船一事,但这次审讯并非以我为主,而是另有其人。”\n\n“此人也远比我更合适。”\n\n闻言。\n\n冯栋跟冯振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一抹了然。\n\n他们已猜到是何人了。\n\n但随即眼中不由露出一抹黯然。\n\n若是长公子审讯,他们或许还能辩解,若是那‘钟先生’出手,只怕其他人的想法要落空了。\n\n此人心思极深。\n\n根本就不是他们能算计的。\n\n想到这。\n\n冯栋神色变得无比警惕跟凝重。\n\n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然恐会被算计的死死的。\n\n这时。\n\n大堂外再次响起脚步声。\n\n一着灰衫长袍男子,信步进到了大堂。\n\n他脸上带着一木制面具。\n\n见到这熟悉的装扮,冯栋第一个见礼道:“老朽见过钟先生。”\n\n嵇恒淡淡看了过去,笑着道:“原来是冯老家长,不曾想,这次又见面了,二月天寒,给几位老家长都备副草席吧。”\n\n说完。\n\n嵇恒径直坐到了主座上。\n\n扶苏眼中露出一抹疑色,犹豫了一下,朝外挥了挥手,示意照嵇恒说的去做。\n\n没多久。\n\n草席被送了进来。\n\n嵇恒看了一眼,直接了当道:“诸位家长,这次将们叫来,是为审理怀县沉船一案。”\n\n“对这起要案,你们可知罪?”\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秦国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秦国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秦国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国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