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听听,这是人话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国院士第四百二十九章:听听,这是人话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能一起和这位老人坐在一个桌子上吃着早饭拉着家常,别说在这个国家了,就是在这颗星球上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有这种待遇。\n\n当然,对于坐在餐桌上的另一个人来说,大概也差不多了。\n\n原本,徐川还以为老人停留在这里,今天早晨特意过来和他碰一面吃个早餐,是有些事情想要和他说的。\n\n结果早餐都吃完了,老人也没什么表示,只是聊着天,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如果有什么需求,请尽管向他提出来。\n\n事实上,老人的确有事情想要找他商议咨询一下,毕竟现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做出来了,而关于国家科技发展的一些道路,听听这位的意见和看法,是必须的。\n\n不过时间倒不是今天,昨天可控核聚变才点火,今天就找他询问意见,这有些太急了。\n\n至少,得让人好好休息一段时间。\n\n等到正式的颁奖典礼结束后,再来聊聊未来的发展也不迟。\n\n北边,科斯莫。\n\n克里姆林宫的一间会议室中,一个看起来并不算高大,样貌却很是武毅的老年男子正坐在首位上,听着办公室里面的其他人互相争吵着。\n\n今天的会议,已经不是第一次了。\n\n在昨天晚上,他们就已经召开过一场紧急会议了。\n\n华国点燃了可控核聚变的火花,这对于他们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好消息。\n\n甚至,可以说的上是一个相当糟糕的坏消息了。\n\n尽管在国际形势上两个国家勉强能称得上是‘盟友’,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多可靠,尤其是在两个国家之间。\n\n如果是一大一小,倒也还好说。\n\n小国对大国根本就造不成威胁,两者发展需求也不在同一个层面上。\n\n但如果两个都是大国,那就难以言喻了。\n\n更关键的是,沙俄对于各种化石能源的出口,获取外汇与资金依赖度极高。\n\n对于坐在首位上的大帝来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们到底有多么的依赖能源体系了。\n\n2020年,沙俄出口贸易总额在四千五百亿米金左右,而光是石油的出口,就达到了四百五十亿米金。\n\n占比在十分之一左右。\n\n更别提还有天然气、煤炭、甲烷等各方面的其他的化石能源出口了。\n\n如果全部加在一起,其总量恐怕能占到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甚至更多。\n\n经济结构如此单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n\n他们也想转型,但受限于国际形势的制约,几乎不可能做到。\n\n如果说,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出现,导致石油-米元体系开始滑坡走向崩溃,那么对于他们的卢比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说是难以让人接受了。\n\n或许在短期内,考虑到国际形势,华国还需要他们这个盟友来支撑场面。\n\n但毫无疑问,在未来的时间中,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华国,将在能源的话语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n\n正在这时,会议室的大门忽然被人推开,大帝的助理快步走了过来,附耳轻声道:“那边的大使馆总领请求和您见一面。”\n\n大帝点了点头,道:“麻烦请他稍等一会,我这边开完会就过去。”\n\n若是平常时间,这种情况,至少需要提前一段时间预约。\n\n很多时候,不是说你想见就能见的。\n\n毕竟他们这种人的每一步动作,都蕴含了很多的含义。\n\n有时候,一次外交大使的会见,就有可能引起国际形势的变化。\n\n但现在情况相对特殊,无论是他们亦或者华国那边都顾不上那么多了。\n\n而且,相对比华国来说,目前的沙俄更需要从‘盟友’那边获取支持。\n\n当然,这个盟友可以是华国,也可以是其他国家。\n\n只不过现在来说,他更希望能和华国展开合作一点。\n\n毕竟,最先掌握可控核聚变这项翻开新时代技术的国家,是华国。\n\n吃过一顿早餐,徐川和老人分开,前往了破晓示范堆工程基地。\n\n虽然破晓示范堆已经顺利点火,完成了发电工作,但到最终的商业化应用,并网等等,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n\n当然,这段路对于他们而言,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罢了,也不需要他过多的操心。\n\n除非在这个过程中,破晓示范堆出现什么重大问题。\n\n不过对于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聚变堆,他还是很有信心的。\n\n检查了一下示范堆的运行与相关工作,徐川回到办公室后开始对着电脑发呆。\n\n没有了往日习以为常的忙碌,没有了签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这会他居然觉得有点空虚了。\n\n哑然笑了笑,他起身走出了办公室。\n\n原本准备用半辈子来死磕的难题解决了,他也是该放松一下一直紧绷着的神经与身体了。\n\n日子就这样悠闲的过了两天,没有了忙不完的工作后,徐川懒散的在栖霞核聚变工业园区里面的人工湖中钓着鱼。\n\n说是人工湖,其实也就是当初根据地形修建的蓄水库。\n\n一方面做应急储水用,毕竟是核电站,以防万一可以直接打开阀门将人工湖中的水放出去迅速应急。\n\n另一方面则是给作为休闲的场地。\n\n而后面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里面被其他人投放了不少的各种鱼苗,然后演变成了一个钓鱼的地方。\n\n不得不说,钓鱼这种事情,也是会人传人的。\n\n一开始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偶尔在湖边钓钓鱼,后面就逐渐演变成每天都有至少两位数的人在湖边钓鱼。\n\n连带着湖中的鱼,都胖的一条条跟个锦鲤似的。\n\n没办法,一群研究员,哪里会钓鱼?打窝倒是一个个的熟练的很,以至于鱼都养的白白胖胖的。\n\n“徐院士,好久不见啊。”\n\n湖边,一道带着笑意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徐川扭头看了一眼,一个熟悉的老人映入他的眼帘。\n\n“哟,什么风给您吹过来了。”看到来人,徐川笑吟吟的起身招呼。来人是水木那边的数学教授,邱成桐邱老先生。\n\n“前两天看新闻联播,看到了一个惊天动地一般的消息啊。”\n\n邱成桐找了个也不知道是哪个钓鱼佬留下的凳子坐了下来,笑着道:“可控核聚变啊,没想到我这辈子居然有机会看到它实现的一天,真做梦都没有梦到过。”\n\n“外界盛传的口号果然名不虚传,徐教授无论走到哪个领域都能解决那个领域最难的问题啊。”\n\n徐川笑了笑,道:“没有其它人的配合和国家的支持,只凭我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断然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n\n邱老先生哈哈哈大笑道:“人多有什么用?各国凑了这么多人,研究了这么多年,不也没什么进展吗?”\n\n“科研这种东西,向来都是顶尖的那批人在带着跑而已。”\n\n听着邱老先生的话,徐川笑了笑,也没说什么。\n\n这话虽然说的是真的,不过要是传出去,估计得得罪一大批人。\n\n不过这位老先生估计也不在乎,他的脾气性格向来直爽,有什么话基本都是毫无顾忌的就直接说了。\n\n笑了笑,徐川绕开这个话题,问道:“邱老今天过来,该不会是专门来夸我几句的吧?”\n\n邱成桐笑道:“怎么,不行吗?”\n\n徐川笑着摇摇头,道:“对于别人来说或许还有可能,但对邱老您来说,大概没这种事情吧。”\n\n邱成桐笑了笑,道:“事倒是的确有事,不过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n\n微微顿了顿,他收敛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接着道:“关于数学界的。”\n\n“嗯?”徐川疑惑好奇的看了过去,好奇的问道:“数学界怎么了?”\n\n邱成桐:“国际数学联盟IMU那边审视了一下最近二十年的数学界的发展,发现数学界似乎在开始遗忘以前的一些数学知识。”\n\n“比如1981年,迈克尔弗里德曼教授对四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表明这种开创性的拓扑学结果,正在被如今的数学界遗忘,因为仅有的几个了解它的数学家年纪越来越大,离开了这个领域。”\n\n“不仅仅是因为这些老数学家的离开,还有在某些方面与四维球体相似的某些形状在其他方面也必须与四维球体相似,使它们“同胚”。”\n\n“因此国际数学联盟那边准备开展一场会议,提倡整理各国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希望能让那些古老的数学知识重新焕发新生。”\n\n听到这,徐川大概明白了邱老先生的意思,笑道:“这是好事,只是举办会议的地址在哪里?”\n\n“如果是在国外的话,我可能不一定能出得去。”\n\n对于这种有益于数学发展的事情,他自然是举双手支持的,只是可控核聚变技术才刚完成,最近这段时间,他大概是出不去的。\n\n毕竟风险太大了。\n\n邱成桐笑道:“举办地址在水木大学,时间目前还没完全定下来,不过应该就在今年了,我这跑过来,是想着卖个老脸,邀请你过去帮忙镇镇场子的。”\n\n“本来我还在担心你这边在搞可控核聚变,抽不出时间来,没想到你这速度也太快了点,被全世界研究了大几十年的东西,落在你手上一下子就搞完了。”\n\n徐川笑道:“也不是一下子吧,从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到现在,也过去了两年多了。”\n\n邱成桐斜眼瞥了他一眼,无力吐槽道:“两年很长吗?”\n\n徐川咳了一下,道:“这大概是我解决某个问题花费的最久的时间了。”\n\n当然,他这是算上了前世今生两辈子的时间,加在一起也有十来年了。\n\n听到这话,邱成桐嘴角抽搐了一下,顿时就有些不想和他说话了。\n\n两年的时间就解决了可控核聚变,还嫌花在上面的时间太长了。\n\n听听!\n\n这是人话吗?\n\nPS:晚上还有一章,求月票\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国院士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国院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国院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院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