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卫青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第六百一十八章 卫青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天子刘启有十几个儿子,还活着的基本上都已经封王。\n\n按照概率学来说,他的女儿应该也不少才是。\n\n可现实却是,刘启只有三个女儿。\n\n更夸张的是,这三个女儿都是王所出。\n\n刘启的宠妃几乎各个都生了儿子,就连王的妹妹王都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n\n唯独王连生三个女儿,最后才有了刘彘。\n\n从这一点上来说,刘彘的出生真是与众不同呐。\n\n因为女儿少,所以反倒是更受看重。\n\n其中的长女被封为阳信公主,并且嫁给了老牌诸侯的传人,平阳侯曹寿。\n\n没错,历史通称的平阳公主,其实真正的封号是阳信公主。\n\n她被称呼为平阳公主,原因在于她嫁的是平阳侯曹寿,这算是冠夫姓的一种。\n\n至于曹寿,乃是‘萧规曹随’里的那个曹,也就是开国名将曹参的曾孙。\n\n皇子可以迎娶平民为妻,可公主却是不能下嫁,至少也得是勋贵之后。\n\n平阳县这里,是平阳侯曹寿的食邑之地,理论上整个县都是属于曹寿的。\n\n这等国中之国,无论是诸侯国还是诸王国都是与皇帝集权相违背,这才有了之前刘启想要削藩,导致七王之乱。\n\n七王之乱被平定之后,天子刘启乘机收回了不少的封国权力,不过哪怕如此,曹寿依旧是平阳县名义上的主人。\n\n大汉地方百姓服兵役的时候,大都是要去长安城轮值戍卫。\n\n平阳县这里,也是如此。\n\n当然了,平阳县不至于派遣兵马去平阳侯府戍卫,他们只是派遣县中官吏去侯府上做事。\n\n平阳县有个小吏名唤郑季,在轮值当差去平阳侯府的时候,与府中一侍女眉来眼去,回家穿黑.丝什么的。\n\n这个侍女,被称之为卫媪。\n\n卫是其夫家的姓氏,媪则是老太婆,夫人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卫老太,卫夫人。\n\n也就是说,这两人是那啥那啥。\n\n卫媪为夫家生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儿子则是卫长君。\n\n这些,全都算是平阳侯府的家生子,世代奴仆。\n\n卫子夫自然不必多说,大名鼎鼎的卫皇后。\n\n而次女卫少儿,却是有个儿子名唤霍去病!\n\n卫少儿跟她母亲很相似,也找了个来自平阳县的小吏私下里你进我退,你口吐白沫我夹道欢迎的,然后就有了霍去病。\n\n说话转回来。\n\n卫媪与郑季好上了,又是一口气给郑季生了三个儿子。\n\n长子叫做卫青,次子叫做卫步,小儿子叫卫步。\n\n因为是那啥出生的,所以自然不能姓郑,所以冒了夫家的姓氏为卫氏。\n\n若是郑季知晓卫青后来的成就的话,估摸着肯定会开祠堂请他认祖归宗。\n\n那样的话,就不是河东卫氏而是河东郑氏了。\n\n嗯,几百年之后卫家有个后人叫做卫仲道,取了个老婆叫做蔡文姬。\n\n很明显,卫媪真正的夫君卫氏是看不上这三个卫家儿子的,所以卫青小时候活的很是艰难。\n\n毕竟这么多兄弟姐妹,又都是仆役家生子,更夸张的是身份让头顶大草原的卫氏见着就冒火,能活得好才是有鬼了。\n\n因为生活太过于艰辛,卫媪只好把卫青送到平阳县郑季这儿来求活吃口饭。\n\n可郑季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儿子们,对于卫青这个春风一度的副产品,自然没什么好感。\n\n非但没有被称为是郑家的儿子,反倒是将其当做免费劳动力,让他整日里去放羊割草,活的甚至还不如在平阳侯府里。\n\n若是此时有人跟他说,你以后能骑.上.尚公主的话,卫青肯定会打死他!\n\n我都过的这么辛苦了,你还来拿我取乐,真是太过分了!\n\n这一日,卫青赶着一群羊在平阳县城外的一处山坡上吃草。\n\n年轻的卫青坐在满是羊粪干的草地上,嘴里咬着根草径,目光无神的看向远处湛蓝的天空。\n\n他已经受够了这种连奴仆都不如的生活,打算过完年就动身返回平阳侯府。\n\n哪怕是给平阳侯当仆人,也比在这儿强。\n\n逐渐传来的马蹄声惊醒了卫青,他疑惑转头看过去,就见着一队龙精虎猛的骑士策马上了这处小山坡。\n\n卫青心头一紧,不会是来抢自己羊的吧,这里可是县城外!\n\n骑士们扫了眼不远处的几只羊,目光之中没有丝毫动容。\n\n他们在塞外的时候,真的是吃腻了。\n\n最终目光落在了干瘦的卫青身上“小子,放羊的?”\n\n“.是。”\n\n卫青起身,束手站在一旁回应“平阳县郑家的,在这里放羊。”\n\n领头的什长挥挥手“今天别放了,带着你的羊回家去。”\n\n卫青楞了神,这年头放个羊还有人管的?\n\n也是见识少,他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城农.别说放羊了,咳咳。\n\n“尊驾见谅。”卫青小心翼翼的行礼,这是他在平阳侯府里学来的“某若是不放羊回家去,会被家主教训的。”\n\n“嗯?”\n\n带队的什长微微惊讶“礼倒是行的好,看不出来是个放羊娃。吾等也不是什么狂徒,乃是中山国大王麾下骑卒!”\n\n说到这里,什长一脸与有荣焉的接着说道“吾等护卫大王入长安,这处山坡位于入城道旁,必须要警戒。”\n\n说罢,从怀中取出几枚铜钱仍向了卫青“速速离去。”\n\n这队骑兵是哨骑,负责沿途警戒排查风险的。\n\n卫青所在的山坡距离入城道路很近,若是在这里架上强弩有危险的地方肯定是要排查掉。\n\n听闻此言,卫青的目光之中满是艳羡之色。\n\n此时中山王出塞大破匈奴的消息,早已经是传遍了天下。\n\n在尚武之风强盛的大汉这里,中山王的名号真的是如雷贯耳。\n\n看着眼前这些威武的骑兵,卫青的目光之中满是艳羡之色。\n\n若是可以的话,他也想投奔中山王麾下,策马持枪扫荡匈奴!\n\n俯身捡起了地上的铜钱,光滑明亮份量很重,是最近风行天下的中山国新钱。\n\n将钱币收起来,卫青向着骑卒们行了一礼,之后挥舞着鞭子,将山坡上的羊聚集起来,往城里赶。\n\n对于这些骑兵们来说,这只不过是旅途之中的一次转眼就忘的小插曲。\n\n他们当然不会知晓,李云泽这次来平阳县,就是为了眼前这个放牛娃而来。\n\n平阳县的县城不小,可也容纳不下数千甲兵。\n\n李云泽仅仅是带着数百护卫入了县城,其余兵马则是在城外安营扎寨。\n\n随行之人都有些疑惑,不明白为何不是直接奔着风陵渡而去,反倒是稍微绕路来一趟平阳县。\n\n自然也是有人随之脑补,大王莫不是已经开始提前布局,来拉拢平阳侯的?\n\n对于李云泽来说,别说是平阳侯曹寿了,就算是他曾祖曹参来了,又或者是曹寿的后人,几百年后的曹操来了,他也无所谓。\n\n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知道在哪儿的卫青。\n\n平阳县的县令,以及县衙之中的一众官吏们都是消息灵通之辈,自然知晓天子这次招中山王入长安是为了什么。\n\n既然知道的,当然是极度热情的迎接大王,当天晚上的时候,就在城内最好的宅邸,也就是平阳侯的别苑里举行酒宴招待大王。\n\n说是招待大王,其实他们哪有身份和资格去招待李云泽。\n\n纯粹是李云泽想要寻找卫青,所以同意了参加晚宴,还特意要求将县衙的小吏们都给叫来。\n\n别苑的管事自然不会阻拦,不但不会阻拦,反倒是热情的很。\n\n虽说自家主母乃是胶东王的亲姐姐,可现在的局势谁都看的明白,当然是要为家主考虑了。\n\n若是招待不周甚至拒绝招待,那平阳侯.呵呵。\n\n老刘家的人,向来都是小心眼!\n\n当晚,平阳侯别苑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n\n县衙一众小吏们都是受宠若惊,他们居然能够在这种地方这种场合上拥有一席之地!\n\n要知道对面坐着的,可都是长城军团的校尉们,中山国的重臣们!\n\n坐在右侧上首的平阳县令也是心情激荡的很,自己若是入了中山王的法眼,那以后岂不是有机会做两千石的郡守?\n\n甚至于,入朝?\n\n想想就激动啊。\n\n而且大王真的是很和蔼,一点架子都没有,一直是面带笑容,让人如沐春风。\n\n当李云泽让县令介绍一众县衙官吏的时候,县令也是卖力的很,一个个的为大王介绍自己的下属。\n\n所谓县,万户之县谓之令,万户以下谓之长。\n\n知某县事,就是所谓的知县,也就是百里侯。\n\n一县之中,称得上是官的,只有县丞,主簿,县尉,教谕等寥寥数人,这些都是朝廷任免的。\n\n在这之下,还有典史,驿丞,课税,仓廪,河泊大使等不入流也就是没编制的,也算是县内的权势人物。\n\n再往下的话,就是具体做事的吏了。\n\n税收,刑名,兵役,文教,水利,农耕等等各房都是吏,捕快也是吏。\n\n在吏之下,则是编外的临时工,门子,马夫,库卒,更夫,灯夫,民壮等等。\n\n今天李云泽开恩,所以普通小吏也有资格登堂入室。\n\n“.霍仲孺,本县”\n\n听闻这个名字,李云泽目光顿时看了过来。\n\n面相不错,难怪会被看上。\n\n历史上看卫少儿穿黑.丝之后,就有了霍去病。\n\n不过没有认霍去病,而是断了联系回到平阳县娶妻生子。\n\n嗯,他在平阳县生下的儿子,叫做霍光。\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