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得天独厚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全民中医第六十一章 得天独厚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市中心医院。 已经快要下班的时候,吕云海遇到了秦兴朝。 “秦叔叔!” “云海啊!” 秦兴朝笑着向吕云海点了点头。 “今天怎么没喊陈略一块来?” 秦兴朝顺嘴问了一句。 自从国庆之后,每到礼拜天,陈略动不动都会跟着吕云海过来医院一两天。 有时候是礼拜六,有时候是礼拜天。 最初秦兴朝礼拜五还问一问,后来也就不问了,陈略想来,随时来就可以了。 “今天被安老喊走了。” 吕云海还真问了陈略,知道陈略今天去了哪儿。 “看来安老对陈略很重视啊。” 秦兴朝有点意外,笑着感慨了一句。 陈略这才大一,安老就这么上心,对陈略确实很重视了。 “嗯!” 吕云海点了点头。 安远明啊,汉州省杏林界最牛的几个人之一,吕云海都羡慕陈略。 “云海你也要加把劲。” 秦兴朝笑道:“你比陈略起步早,可不能被陈略超过去。” “嗯!” 吕云海一边点头,一边心中说:“我早就被陈略超过去了。” 以陈略现在的水平,无论是望诊还是切诊,吕云海都觉的陈略比他强。 人家陈略说他笨,那是有道理的。 ....... 益善堂,陈略已经站起身来了。 “张老师!” “陈略!” 张丽华有点惊讶,她在这儿竟然遇到了陈略。 当了这么多年老师,这几年又一直是尖子班的班主任,张丽华带过的优秀的学生不少,可陈略无疑是她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 毕竟对一所普通高中来说,能出一位省状元,那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同时,陈略也是张丽华觉得最遗憾的一位学生。 学习那么好,上清大燕大稳稳的,非要学医。 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学医,考上医科类大学那也算是有出息了,可对陈略来说,学医就是让人觉的惋惜。 现在田宁雪又在张丽华的班上复读,张丽华看到田宁雪,就能想到陈略,前两天还问过陈略的情况,没想到今天就见到陈略本人了。 “张老师,请坐。” 陈略客气的招呼,同时给张丽华介绍:“这位是安远明安老,我现在跟着安老学医。” “师父,这是我高中时候的班主任张丽华张老师。” 安远明闻言就站起身来,笑着伸出手:“张老师好啊,咱们两个老师今天可算是见到了,你教了一位优秀的学生。” 张丽华吓了一跳,有点诚惶诚恐,急忙伸出手:“安老您好!” 张丽华能来益善堂这边看病,多少对益善堂还是有些了解的,益善堂在中平市能有这么大名气,除了宁世海水平不低之外,宁世海是安远明的徒弟,也是很重要的加分项。 安远明在汉州省杏林界是什么地位,张丽华很清楚。 她自己又是老师,对安远明这种名家教授就更多了几分尊重。 “陈略成了安远明的徒弟?” 张丽华心中的吃惊不小。 “坐吧,不要客气。” 安远明笑呵呵的招呼道:“先让小略帮你看一看。” “谢谢安老!” 张丽华在陈略边上坐下,心中则有点奇怪,陈略这才上了多长时间学,就能看病了? 虽然边上有安远明,可安远明能放任陈略上手,这就不简单了。 大家都是老师,教学生的心思多少还是有共同点的。 这就像是讲题,如果觉得学生有可能解出来,才会让试一试,先做后讲,错了也不怕,可如果知道学生肯定做不出来,那就直接讲了,不浪费时间。 “张老师,您哪儿不舒服?” 等到张丽华坐下,陈略一边观察,一边问:“是慢性支气管炎又严重了?” 张丽华一直有慢性支气管炎,这个陈略是知道的,每到冬天或者着凉感冒,就会严重一些。 刚才进来的时候,张丽华有着轻微的咳嗽,说话也带着一点喘息。 “是,老毛病了。” 张丽华道:“每年都有看,总是看不好,听人介绍这儿中医看的不错,趁着礼拜六过来看看,没想到遇到你。” 一边说着话,张丽华又禁不住咳嗽几声,还忍不住用手拍打着胸口。 张丽华是高一的时候就是陈略的班主任,一直带了陈略三年,陈略对张丽华慢性支气管炎的情况了解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大多数时候都不严重,严重的时候却非常难受。 陈略一边观察,也一边倾听,张丽华的咳嗽声重,有着气喘,不过精神看起来还行。 “张老师您这几天有过感冒?” “对,前几天没注意,感冒了,这支气管炎又犯了。” “有没有痰?” “大小便怎么样?” “出汗吗?” 陈略询问了张丽华一番,然后给张丽华诊脉,最后查看舌苔。 “咳嗽、气喘、少量白色黏痰,恶寒,肢冷、活动或者咳嗽的时候伴随有出汗,舌不红,体胖大,苔白略腻,脉右寸滑数有力......” 检查过后,陈略先把张丽华的症状还有他自己检查到的情况总结了一下。 李志伟静静的在边上看着,同时看着陈略汇总的症状和情况。 “这情况小师叔不应该也能治疗吧?” 看着张丽华的病情,李志伟都觉的不好办。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 很多外行可能对临床上的一些病症明明不太了解,总觉得慢性可能要比急性好一些。 然而在临床上,凡是被冠以慢性为前缀的病症,治疗往往是最麻烦的。 慢性病症可能没有急性病症来的那么快,病情发展那么迅速,危险性那么高,可治疗周期长,难以根治,一些病症一旦转为慢性病症,极有可能就是一生。 而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就是临床上相当难以根治的慢性病症之一。 李志伟都觉的这个病症不好办,他自己这会儿都没有什么头绪。 虽然这位小师叔之前表现不错,可也是相对而言的,难道还真能比他这位已经毕业四五年的临床医生厉害? 虽然李志伟在益善堂,并没有进公立医院,可并不影响李志伟考职称,益善堂这种规模的中医医馆同样是能提升医生年资的。 按照职称算,李志伟已经是主治医师了。 陈略自然不知道自己边上师侄的想法。 学霸的思维和大多数人的思维最大的不同是,其他人遇到难题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太难了,我可能不会。 而学霸的思维则是遇强则强。 无论有没有难度,有多大的难度,陈略首先是不会退缩,最起码会先试一试,试着去破题,而不是直接被吓倒。 一边看着张丽华的脉证,陈略一边在自己看过的书籍中寻找相关信息,就像是他给秦兴朝说的那样,症状什么的是条件,而理论知识之类的就是公式和依据。 现在陈略就是要结合已经了解到的条件,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公式之类的把这些已知条件串联起来。 “张老师您这一次的情况应该是感受风寒引发宿疾......” 陈略沉吟了一下,缓缓道:“西医中的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中属于喘证的范畴,《伤寒论》第18条中有说,‘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哐啷!” 李志伟一个不小心,碰到了自己放在窗户边上的茶杯。 “师公,小师叔,对不起。” 李志伟急忙道歉。 太不可思议了。 这又开始拉条文了,自己这位小师叔是已经把《伤寒论》刻在了脑子里面了吗? 安远明看了一眼李志伟,笑着问陈略:“喘证也分很多情况,为什么你就觉得应该用桂枝汤呢?” “我刚才首先想的是,张老师的这个喘证已经有好些年了,所以主要针对的并非喘证,而是加重和诱发喘证的原因。” 陈略非常认真的道。 张丽华的慢性支气管炎并非一天两天了,时好时坏,这一次病情加重,其实不仅仅是慢性支气管炎本身。 所以陈略刚才思考的时候,想的并不是怎么根治张丽华的慢性支气管炎,而是如何缓解病情。 “张老师的情况主要是感受风寒诱发,那么还是应该外散风寒为主,同时考虑止咳平喘和化痰通便......” 说着陈略不好意思的道:“这只是我的看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足足过了三分钟,安远明才长叹一声:“小略,你这是已经找到了治病的精髓了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分清主次,这是临床上最重要的。” 一时间安远明都不知道是该说陈略有天赋还是该说陈略聪明了。 其他人学习,一开始最难的是不得其门,摸不到主次,找不到方向。 可陈略在这方面却好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思维认知方面是很正确的,而这才是学习中医最重要的先天条件。 一位初学者,就能先把病情分析清楚,拎清楚主次,这是相当难得的。 “师父的意思是,我这么想是对的?”陈略问。 “是,你这个思路很正确。” 安远明点着头,一时间表情都很复杂:“开方吧,先开方我看看。”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全民中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全民中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全民中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全民中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